原标题:重點城市房價上漲或下跌空間幾何?
在多城「限價」背景下,70城房價連漲40多個月之後,個別城市房價開始小幅下跌,但與此同時,全國地價連續5年上漲,2017年平均地價較2015年地價漲幅達75%,各城市造價成本漲幅也不斷擴大。在這兩方面因素疊加下,房價「硬性成本支撐力」越來越強,房企盈利空間大幅壓縮。房價向上的衝動被限價壓制,同時下跌的空間也被成本制約,在城市市場行情分化、走勢獨立的格局下,各城市的走勢幾何?
房價成本壓力呈顯著三大梯隊
通過對典型城市建築成本價格與實際房價進行比較,呈現明顯三梯隊格局。
第一梯隊是明顯的成本推動型:包括武漢、合肥、天津、瀋陽、南京、杭州等城市,成本佔房價佔比高達七成以上,再加上行銷等費用,房企盈利空間極少。究其原因,一方面由於當前多個城市實施「限價」政策,另一方面,當前入市的項目有相當一部分是2016年的地王項目,地價處於歷史高位,兩方面因素疊加下造價佔比躋於高位,儘管部分項目存在雙合同的現象,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成本壓力,但總的來看成本壓力依然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因此房價上漲衝動十分強烈。另外,由於盈利空間較小,房企可能會選擇放棄或減少這部分城市的市場布局,導致供求關係緊張。
第二梯隊是成本相對適中型:包括上海、長沙、大連、太原、成都、南寧、烏魯木齊、寧波等城市,成本佔房價佔比約佔四成到七成,總的來看房價相對平穩。這些城市的地價和造價大多均處於中低水平,均不十分「出挑」,或存一定的盈利空間。從區域上看,這些城市大多為相對較弱的二線城市。當然也存在一個例外,上海儘管地價成本佔比高達55%,但由於售價相對較高,造價成本佔比被攤薄至12%,最終使得造價與地價成本之和僅佔67%,總體來看成本也是相對適中的。
第三梯隊是成本較低的城市:包括石家莊、重慶、昆明、西安、青島,這些城市多處於房價相對較高的區域,但是地價均處於較低水平,尤其是昆明,其樓板價僅1255元/平方米。成本價格處於較低水平,房企盈利空間較大。
房價決定因素一:地價
就樣本城市而言,造價成本差別不是特別大,增長也相對平穩,決定成本的主要因素就地價水平。由此可見,地價水平是推高房價的決定性因素。說到地價,就不得不提到2016年地王年,多城市地價屢屢創新高,地王頻出。按照正常的房地產周期,這些土地早就入市,但是受到限價、限購因素的影響,多項目採取觀望策略,相繼延後入市時間,截至2018年10月,2016年單價地王TOP30項目中尚有24個項目未入市。
但受市場趨冷、資金周轉壓力的影響,部分項目不得不入市。由於項目拿地樓板價過高,在限價政策影響下,住宅售價受到限定,單價佔到房屋售價的佔比均比較高,以廈門融創東南福項目為例,其樓板價高達37512元/平方米,但其銷售價僅48183元/平方米,地價佔比高達78%,加上造價成本,麵粉價格接近麵包價格,成本推動房價上漲的壓力十分巨大。
當然,另有一些樓盤尚未開售,但參照周邊同等類型項目銷售價格,造價與成本之和佔房價的比重也趨於高位,尤其是前期上海、南京、深圳、廈門的部分地王項目樓板價明顯高於周邊同等項目售價,在當前較為嚴苛的限價背景下,推盤即意味著「賠本」,所以很多地王項目依舊處於擱置狀態。
房價決定因素二:造價
近年來,全國大部分城市房屋建築造價水平均呈現逐年上漲之勢,從我們選取的21個典型城市竣工造價增長變化情況可以看出,2016年一、二線城市造價的中位數值約為3522元/平方米,半數城市造價水平超過這一標準。
基於對近兩年水泥、螺紋鋼價格漲幅巨大,對各城市2017年和2018年平均造價水平的預測基於過去5年造價複合增長率推算,結果必然仍相對保守。另一方面,新增年輕建築工人不足,進一步推高建築行業人工費成本,使得成本總費用增加,以此來看,實際房屋造價漲幅只可能更高,因此未來房價的成本推動壓力將會十分顯著。
總的來看,由於當前住房地價處於較高水平,成本也在逐步上漲,綜合成本的上漲使得房地產企業盈利空間持續變小。我們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低地價、低造價的西安、青島等城市房價上衝動力不足而向下有空間。
易居(中國)企業集團研究總監 洪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