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建議政府應加強保障基層住屋權,包括短期應規管水電費濫收情況。 記者 何加祺攝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何加祺報道:現時荃灣區劏房數目達到6600個,為新界區最多。不少居住於劏房的市民面對居住環境及經濟壓力,也衍生了精神健康問題。有機構昨公布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有過半受訪者居於110呎以下的劏房,他們在凱斯勒心理困擾量表中,有逾五成人得分超過30分,有機會患有情感障礙,包括常見的抑鬱症、躁鬱症等,反映住戶長期受壓力困擾。他們建議政府應加強保障基層住屋權,包括短期應規管水電費濫收情況。
易患抑鬱或躁鬱症
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於去年3月至5月期間,以問卷調查形式訪問了101位居住荃灣劏房的住戶,發現有逾九成人屬「3人或以上的家庭」、過半人居於110呎以下、家庭月入低於2萬元、平均租金為5407.3元。而有逾五成人在凱斯勒心理困擾量表的總分過超30分,屬非常高的分數段,同時有逾三成人達到35分或以上,研究指分數達30至50分有53%機會患有情感障礙,包括常見的抑鬱症、躁鬱症等,反映住戶長期受壓力困擾,可導致情緒問題。
而研究發現,最主要的壓力來源來自於居住環境、擔心被加租等,有逾六成人更預視「1年」內不會降低壓力,在這份長期擔憂及不安的狀態下,無助轉化為失去希望,正一致地帶出香港房屋政策的失衡,引致劏房戶的壓力未能短期消除。
團體促加強支援劏房戶
研究又指,能夠減輕壓力的團體或關係上,配偶只佔30.8%、比朋友少36。他們亦在去年11月至12月與11位受訪者進行質性訪談,發現居住環境影響家庭關係,服務處社工薛家進表示,當與配偶出現摩擦時,家中並沒有足夠冷靜的空間,以致家庭關係更差;同時家庭關係變差令家庭分擔壓力的功用上被削弱。
他們建議,政府應加強保障基層住屋權,短期措施應規管水電費濫收情況、中期則可多方向及多層次的租務管制、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長期可優先回收空置校舍;同時應加強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增設社工隊、照顧劏房戶精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