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記者會上,科技部官員介紹了中國今後的科技發展政策路向。由於中國新一輪發展將建基於創科驅動模式,故有關政策至為重要。對新透露的政策信息更須予深入認識,從中可洞悉這方面的前景及對經濟的影響。
關鍵技術領先
為配合在2050年把中國建成現代化強國的宏圖,科技發展將由現時起分三步走:在2020年成為創新型國家,到2035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再到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為達目標,當局將啟動2030重大科技創新計劃,把北京、上海及大灣區等建設成為創新中心,同時又要補上原創性及基礎研究等方面的短板。
對於創新型國家官員指有基於定量及定性兩大類指標的評估,按一項國際報告去年中國排17位,預計2020年進入前15位。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將由58.5%上升至約60%。由此可基本完成第一步:跨過了創新型國家門檻而成為其中一員。之後望能拾級而上,完成第二及第三步。
由上述可見,中國已有詳盡計劃以助創科發展,而這有經濟發展及地緣政治的雙重戰略重要性:一是科技乃第一生產力及建設現代化強國所要求綜合實力領先的必備條件。二是中美博弈最根本元素乃科技競賽。這乃美國權的最底層基礎,也正因此美國狂打中國科技企業及其5G業務。故中國必須全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為此又必須清楚本身狀況及所處形勢,在科技部的陳述中有幾點值得跟進,並作更深入探討。
首先是創新型國家的衡量標準。科技部提出有定性及定量準則,定性方面列述了許多有用的槓桿,但還是要把其量化,否則易流於主觀和空泛。如勞動力、院校、企業的創新能力如何,創新對競爭力的貢獻等都應有指標來衡量。已有的定量指標如論文、專利、投入金額等的數量中國排位非一即二,且增長甚速,顯示綜合創新能力排名偏低而未能真正反映中國的科技實力。何況在許多關鍵應用領域如核電、高鐵、太空、通訊及能源等,中國科技都在世界前幾名,有的僅次美國,而有的甚至是領先。中國作為大國,注定科技實力提升會比綜合實力更快;集中力量搞尖端突破更易有成,但要拉起全國則較難。即使中國GDP相當於美國,但人均GDP卻還只是美國的二成多點。
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上升
其次是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上升。這是必然趨勢:一方面是科技發展(特別是中國式的)對推高增長的貢獻必與日俱增。另一方面是因國民儲蓄已較高和人口老化,由增人增資來推增長的方法日益受制。科技貢獻與全要素生產率(TFP)息息相關,今後中國增長要愈來愈依靠TFP的上升。有國際評估指,未來十年中國年均增長或將降至約4%,實低估了中國的發展潛力,特別是科技方面。中國的新工業化及新經濟化將大大提高發展動力及經濟效益,從而推高TFP及增長率。有報告指,在2020年至2025年間,5G及衍生產業的產值將達35萬億元(人民幣),數字及新興經濟部門的增幅不容小看。
最後要客觀科學地分析原創性及基礎研究的短板問題。有人指中國基礎研究只佔總科研開支5%,遠低於美國的15%。就此有幾點看法:一、這是發展階段使然:作為後進追先進的國家,先搞實用性研究以利用好已有創意乃必由之路,只有當民生經濟搞上去後,才可逐步拓展基礎研究。現時中國已走到這階段,開始有了重要的基礎研究突破。二、實用性研究乃中國強項,可把已知成果及早應用,以盡快獲取經濟效益。中國科研支出未及美國九成,但實用性研究已超過美國,令中國在應用科技上可先超過美國,如在核電、高鐵、5G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有所反應。中國的基礎研究確定是短板,但非大問題,更大的問題是許多已知創意及成果仍待利用,一些核心技術仍待掌握。三、搞基礎研究不能一哄而上,要分出一些與實用相距較近的優先投入。在量子、生化及AI等領域便屬此類。
總之,中國科技發展要在高起點上加油。
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