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
中美貿易談判仍在繼續,以下根據兩國政治和經濟形勢來分析影響談判結果的因素:
一、美方談判的意願取決於總統特朗普個人的政治需要。
特朗普前私人律師科恩在國會公開聽證會關於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和騙子的指責對特朗普的殺傷力很大;FBI也在調查特朗普曾否「通俄」和解僱科米是否妨礙司法公正。表面看來,民主黨正為2020年大選挫敗特朗普作準備;而對特朗普那些指控的性質很嚴重,即使他當選連任,也可能會在任內被彈劾。
美國社會支持特朗普的力量仍在,支持者有沒有部分流失卻很難說。儘管鼓吹「美國優先」,特朗普不屬於一個美式愛國主義者。年輕時的特朗普及其父母沒有預期他日後會走上從政之路,越戰期間他沒有在軍隊服役,作為一名商人的兒子在美國實行義務兵役期間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
而為了再度連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近來會在對華或其他國家經貿問題上擺出強硬姿態。國務卿蓬佩奧和特朗普本人近來都稱美國會續與中國磋商,但若美中貿易協議不完美,特朗普將會拒絕與中方達成協議。
儘管劉鶴已被任命為習近平特使,特朗普還曾放出消息說明希望3月底在他的佛羅里達州莊園與習近平會面,目的有二:一是那會有利他在國內宣傳其關稅嚴重打擊了中國經濟,連中國領導人都要親自到他的莊園談判和簽約,從而證明他是美國歷史上對華談判最成功的總統。二是兩人在美國見面,美方有地利,容易迫使中方讓步。如果中國領袖親自出訪美國,雙方卻談不攏,中國領袖無功而返,會重演美朝河內峰會的一幕。而無論出現哪種結果,都猶如拉中國領導人為他競選站台;既然中國無意干預他國內政,是很難那樣做的。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近年外交工作整體並不順利。特朗普政府傾力拉攏各國對華為的圍堵可能以失敗告終;菲律賓防長洛倫扎納近日稱為避免捲入未來美中可能的戰爭,菲律賓須檢討美菲聯防條約;甚至在南美,美國與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的角力仍在持續,而美國在當地隨心所欲的日子卻已過去。
美國2018年經濟增長2.9%,貿易赤字6210億美元,國債餘額近22萬億美元,特朗普並沒有實現他在競選時承諾實現的增長目標,美國的「雙赤」卻更嚴重。國力衰落是美國國際影響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加速了過程。
特朗普威脅若中美貿易談判進展不順利,美國會進一步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那將意味美國通脹會加劇,對改善貿易逆差的幫助卻有限。高企的財政赤字讓美國不會輕易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對外戰爭;而貿易戰又會壓縮美國政府施展財政政策的空間。
特朗普不會那麼關心那些,他需要在2020年連任,他留意美股表現對中美貿易形勢的反應。沒有華爾街投資者的支持,他不僅不會連任,被彈劾的可能性也會大增。
中國經濟有底氣
二、中國為經濟持續發展而談判。
政府工作報告和兩會期間的各級負責人的宣示均表明中國經濟整體是穩的,但下行壓力不小,政府也下調了今年增長目標和強調「穩就業」。下行壓力源自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前些年經濟增速過高接下來的景氣循環,然後才是外圍環境的變化。
今年國內工資增長可能放緩;穩就業、城鎮化持續和電商業務發展卻讓國內消費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人民幣匯率回穩和股市去年調整有利投資意欲重燃,當然不宜過度樂觀,而中國經濟下半年是有機會回穩的。
中美貿易磋商若有成果對中國經濟及投資信心有幫助;與特朗普及其團隊不同,中國是為經濟持續發展而談判的。但即使一時間雙方談不攏,中國也不會變得天昏地暗。
美方誠意不足
三、雙方利益和分歧的影響。
特朗普本人和他的對華貿易和外交團隊對談判的誠意不足,許多美國人更認為特朗普團隊缺乏外交經驗,因而中美在3月底前未能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兩國在美國2020年大選前、甚至在短期達成協議則取決於美國商界和社會向特朗普施加多少壓力。
在當前美國的政治環境中,如果中美達成貿易協議,而特朗普又競選連任失敗或被彈劾,協議能否有效是未知的。即使特朗普連任,美國媒體披露的信息顯示,當前雙方會談焦點是美方需要持續審查中方執行協議的情況。
而中國則希望有一個雙贏、可持續的協議。特朗普政府曾多次毀約;特朗普團隊顯然想要一個他們能隨意廢除,而別國又必須嚴格遵守的協議,因而雙方立場是有距離的。
即使中國增加採購美國農產品和資源性商品,在今明兩年,中國電訊產品都可能衝破美國政府阻撓大舉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同類商品在華的銷情卻可能走下坡。中國未來進口美國客機等的數量也不一定能持續增加;美國藥品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則仍可能看漲。因此,市場力量決定中國對美貿易總盈餘仍會增加;而美方願意長期遵守兩國協議是值得懷疑的。
因此,中美領導人或許不久將再次見面,但兩國能否在短期內達成書面協議卻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