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银保监会:去年非法集资额创新高互联网占近7成

2019-04-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当前非法集资形势依然严峻,而处置非法集资也成为监管部门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之一。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2018年,全国新发非法集资案件5693起,同比增长12.7%;涉案金额3542亿元,同比增长97.2%,达历年峰值。其中, 2018年新发互联网集资案件数占比30%,涉案金额和人数分别占到69%和86%

  据了解,为积极应对严峻的非法集资形势,摸清风险底数,前移处置关口,遏制案件高发势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日前正式启动了为期三个月(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的全国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正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尽快出台,力争今年上半年颁布实施。

  2018非法集资涉案金额达历年峰值互联网为重灾区

  据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2018年全国新发非法集资案件5693起,同比增长12.7%;涉案金额3542亿元,同比增长97.2%,达历年峰值。其中,新发互联网集资案件数占比30%,成重灾区。

  该负责人表示,从2018年发案情况看,当前非法集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一是新案高发与陈案积压并存。据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简称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2018年全国新发非法集资案件5693起,同比增长12.7%;涉案金额3542亿元,同比增长97.2%,达历年峰值。同时,由于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周期长、环节多、难度大,目前各地还有大量存案未处置完毕。遏制增量、消化存量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二是区域与行业风险集中。案件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中部省市。投融资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私募基金、商业零售等领域风险突出,新发案件占总数的44.2%,涉案金额占总额的65%。

  三是上网跨域特点明显。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推介、归集资金,风险蔓延更快,涉及区域更广,案件处置更难,社会危害更大。2018年新发互联网集资案件数占比30%,涉案金额和人数分别占到69%和86%。

  四是集资手法翻新升级。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等旗号,利用新型经济领域的热门概念进行炒作宣传,组织结构愈加严密,专业化、职业化特点突出,欺骗性、迷惑性更强。

  排查要“五看” 看证照、看宣传、看人员、看业务、看资金

  该负责人表示,近日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各省(区、市)处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简称《通知》),正式启动了为期三个月(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的全国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此次活动是针对各地区、各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开展的一次全面体检。”他说。针对此次整治活动,监管提出三项要求:一是排查全覆盖,二是处置硬措施,三是风险软着陆。

  一是排查全覆盖。要求各地整合力量,采取互联网排查、社会面清查、行业排查、资金异动排查、媒体和公众监督等多种方式,对各行各业、各种形式、各类名目的非法集资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力争实现辖内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清仓见底。

  结合往年发案情况,《通知》将民间投融资中介、网络借贷、影视文化、批发零售、电子商务、房地产、交易场所、各类涉农合作组织、养老服务等行业企业及关联企业,以及打着上述企业或业务旗号,发布融资类广告资讯信息、实施募集资金行为的主体作为排查整治的重点。同时,要求各地着重摸排商业聚集区、人员密集区、常见的户外广告投放区等重点场所。

  《通知》列明了“五看”的排查要点:看证照、看宣传、看人员、看业务、看资金,提纲挈领指明排查切入点。此外,要求重点关注具备如下特征的排查对象:注册经营等信息异常、名称及经营范围使用“金融”“投资”“理财”等字样;宣传中含有或涉及“消费返利”“金融互助”“虚拟货币”“养老扶贫”“军民融合”等内容,以及承诺高收益、高回报,明示或暗示保本、有担保、无风险等内容;群众有举报,或经营场所内有投资人员,特别是老年人、贫困人群聚集;存在可疑资金交易等。

  二是处置硬措施。《通知》要求,对于排查出的涉嫌非法集资线索,要整合工商、税务、金融等多种监管手段,运用警示约谈、责令整改、注销吊销、督促清退等措施,强化风险联动综合处置,争取在苗头时期、涉众范围较小时期解决问题。对风险积聚的重点行业、地域,要加强风险提示,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风险点,及时面向公众发布预警提示。

  三是风险软着陆。不仅要精准定位风险,还要确保稳妥“排雷”,有序化解风险,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通知》强调,各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深化排查成果运用,妥善解决线索整治问题,切实把风险降下来,也要深入研究辖内非法集资发生规律,着力弥补短板,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地方主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格局。

  对非法集资进行全生态链防控打击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施策、防打并举。既要加大力度遏制短期内急剧上升的势头,有效控制风险,又要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消除非法集资滋生土壤。下一步,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协同各方进一步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推进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年内实现处非工作领导机制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督促省级党委、政府将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以及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推动行业主(监)管部门将防控本行业、本领域非法集资作为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重要内容。联席会议将加大统筹力度,丰富督导手段,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高效协作,形成合力。

  二是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尽快出台。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争今年上半年颁布实施,为非法集资行政处置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授权,推动实现早防早治、关口前移,开创处非工作新局面。配合研究非法集资入刑标准、罪名适用、追赃挽损、涉案财物处置等共性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刑事法律规定。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法规体系,规范引导民间投资,促进地方金融健康发展。

  三是稳妥有序处置案件风险。督促各地统筹谋划,稳妥有序查处涉嫌非法集资案件。高度关注打着“私募基金”“养老扶贫”“军民融合”“影视文化”等幌子的非法集资活动。继续深入推进案件处置三年攻坚,抓住关键环节,因案施策,加快陈案积案消化。

  四是大力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国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控平台建设,打造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中心枢纽。以国家平台建设为核心,高质量完成全国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动举报奖励和基层网格化治理,深化群防群治,形成覆盖全国的“天罗地网”。针对非法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快速扩散的现状,推动防非处非工作从传统人盯人战术中解脱出来,更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智慧处非、网络打非,更精准发现问题,更及时揭示风险,用科技手段为处非工作装上千里眼、安上顺风耳。

  五是创新方式提升宣传效果。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作用,利用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品牌项目,积极构筑多层次宣传阵地,健全上下联动的常态化宣传机制。督促各方把握宣教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增强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使“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的理念深入人心。

  六是积极推动全链条治理。推动出台有关规则,有效落实金融持牌经营、特许经营原则,切实把好企业准入关。推进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络借贷、私募基金、投资理财等重点领域监管,既管“有照行车”,又管“无照驾驶”。配合制定金融广告监管规则,坚决清理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切断非法集资传播途径。加大金融机构资金异动监测和风险防控力度,协同做好处非工作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接,使非法集资“一处发现,处处受限”。进一步引导社会公众强化风险意识,培育自觉抵制非法集资的浓厚氛围。

  该负责人表示,总的来说,就是要努力使非法集资“广告发不出、群众不参与、资金转不走、监管不缺位、风险不失控”,实现对非法集资活动全社会、全行业、全生态链防控打击。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