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飛行器今年有望開展飛行試驗。圖為中國在甘肅建設的火星模擬艙。 路透社
【香港商報网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昨天透露,中國正抓緊組織開展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和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等重大工程任務的研製。其中,中國火星飛行器今年有望開展飛行試驗。
嫦娥系列加緊研製
昨天,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北京舉報2019年月球和深空探測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以「深化交流合作,攜手促進月球和深空探測發展」為主題。為期兩天的研討會雲集了中外月球和深空探測領域專家學者,探討交流月球和深空探測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動態,展望未來發展方向,並圍繞月球和深空探測的任務實施、科技發展、成果應用、國際合作等進行深入研討。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會上表示,月球和深空探測是目前和未來航天領域的發展重點之一。作為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主力軍和中國月球和深空探測任務的主要研製單位,該院在研製月球、火星探測器基礎上,還將繼續發揮自身航天工程技術能力優勢,大力支撐國家加快推進無人月球科研站、小行星探測、火星和木星系探測、太陽系邊際探測和行星際探測等一系列航天後續重大項目的規劃及實施。
據了解,中國迄今已圓滿完成嫦娥一號到四號月球探測任務,嫦娥五號也已完成高速再入返回試驗,並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科學和技術成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透露,目前,中外科學家們正對嫦娥四號發回的相關數據進行共同研究。隨着研究深入,「我們將迎來人類在月球表面歷史最為悠久的火山口取得的一系列振奮人心的重大發現。」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表示。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也表示,嫦娥五號預計於2019年底發射,實現採樣返回任務。
國家航天局曾介紹,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已經在規劃中。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具體在月背還是正面,要根據嫦娥五號的採樣情況確定。目前,後續嫦娥工程時間表尚未公布。不過,上個月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和中國國家航天局簽署月球探索計劃意向書時,透露嫦娥六號探月計劃將於2023年-2024年實施。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七號計劃?陸在月球南極,進行一次對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了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鄧宗全在研討會上披露說,中國火星飛行器已在研發之中,今年有望開展飛行試驗,未來中國火星飛行器將與探測車空陸並舉經略紅色星球。中國研製的火星飛行器可從探測車上起飛,執行環境探測、路徑規劃等任務。
嫦六和小行星探測搭載機會發布
【又訊】在今年年初取得成功的嫦娥四號任務中,中國開放載荷資源、提供搭載平台,徵集了來自沙特、德國、荷蘭、阿拉伯和瑞典等國家的科學載荷,共同完成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軟?陸探測任務。國家航天局昨天召開嫦娥四號國際載荷科學數據交接儀式,向瑞典交接了中性原子探測儀數據,向德國交接了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數據,向荷蘭交接了低頻射電頻譜儀數據。
同時,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宣布了嫦娥六號及小行星探測任務合作機遇公告,向國內院校、民營企業和國外科研機構徵集。據介紹,嫦娥六號任務軌道器和?陸器將分別提供10千克質量用於搭載載荷,總共20千克。小行星探測任務將徵集總重66.3千克的8種科學載荷,包括中視場彩色相機、熱輻射光譜儀、可見紅外成像光譜儀、多光譜相機、探測雷達、磁強計、帶電粒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塵埃分析儀。同時,小行星探測任務還預留了200千克運載能力用於搭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