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共享屋住戶同讚活出鄰里情

2019-04-23
来源:香港商报

 

  Sydney(左二)認為,糖水會等聯誼活動有助建立鄰里關係,凝聚住戶向心力。

  【香港商報网訊】政府支持民間主導的過渡性房屋項目,改善基層巿民的居住環境。有社福機構推出計劃,為有迫切住屋需要人士提供租金相宜的過渡性住房,還推動住客共建鄰里關係,鼓勵年輕人參與,培養對社群的歸屬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17年9月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至今共提供近250個單位。計劃特色之一,是租戶須與他人同住,共享空間。位於土瓜灣下鄉道的一批單位屬社聯第六個項目,由救世軍營運,提供53個面積介乎600至1300平方呎單位。每個家庭可享有72至150平方呎獨立空間,而客飯廳、廚房、洗手間則須與他人共享。單位設施一應俱全,備有風扇、冷氣機、電磁爐、雪櫃等電器,以減輕住客的開支負擔。

  青年與母子守望相助

  救世軍為項目注入「共居、共生、共管」理念,要求住客各盡一分力,服務社區,回饋社會,例如青年為兒童補習或教授興趣班、家庭主婦為鄰里聚會煮甜湯等。救世軍社區計劃高級主任馬澤淳表示,除輪候公屋的家庭,機構也招募18至30歲有住屋需要的青年入住,就各人能力所及,為鄰里提供服務,實踐「共居、共生、共管」理念。他說,「租戶入住時要與鄰居建立關係,甚至服務整個社區;這是評估的條件之一。」參與計劃人士也須符合多項申請資格,包括正在輪候公屋或綜援、有迫切住屋需要、有收入證明可負擔租金等。救世軍會舉辦簡介會和安排視察單位,並與申請者見面,解釋有關理念和要求。

  住客Sydney這晚為街坊舉辦糖水會,大人小孩均樂在其中。「機構鼓勵我們年輕人以打工換宿的概念,為街坊組織一些義工服務。」Sydney表示,入住初期曾擔心與陌生人共住未必相處得來,但與隔壁的一對母子共處後,感覺像一家人。「那位母親很關照我,平時做飯會算我一份,問我會否同吃;我獨居一室,有空間溫習和做功課。我很欣賞這個計劃。」他認為,共享房屋既讓他享有私人空間,也提供共用空間,方便社交,居住環境並非如部分人想像般差。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表示,目前住戶繳付的租金中位數約3000多元,較他們以往的租金支出節省約1000元;居住面積中位數也由以往約60平方呎,增至現時約106平方呎。除土瓜灣項目,社聯在屯門、西環、旺角、九龍城等地區也推行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社聯預計3年供500單位

  社聯預計,首3年提供500個單位,供1000戶居民入住。計劃的單位由小業主、市區重建局或商界提供。屋宇署、消防處等政府部門為計劃提供支援,包括法律和技術諮詢,加快計劃推行進度。計劃早前更獲公益金贊助5000萬元,主要用於裝修單位。

  2019至20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預留20億元,支持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社聯認為撥款有助推展房屋共享計劃,為營辦團體提供資金裝修單位,並吸引更多機構參與。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