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專家聚深研討5G與萬物智聯

2019-09-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徐豔瓊報道:由彭年集團和深圳大學主辦的“5G賦能 萬物智聯——2019粵港澳大灣區5G萬物智聯高端論壇”近日在深圳舉行,論壇議題聚焦於大灣區在5G、物聯網技術上的產學研融合發展,旨在通過校企聯動的方式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等重大創新載體,助力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區建設。來自海內外的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及政府官員、行業精英參與了本次論壇。

  論壇上,深圳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智能物聯網研究中心及彭年守正科技孵化器舉行了揭牌儀式,象征著深圳企業和和高校在學術交流、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上攜手合作,以實際行動促進產學研融合。

  蔣宇揚:鵬城實驗室或成為國家實驗室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任蔣宇揚表示,深圳是一座充滿魅力、充滿活力、充滿動力、充滿創新力的城市,當前深圳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加快建設的競爭力、影響力,創新引領全球的城市。深圳是中國創新發展的示范區,也是戰略新興產業的集聚區。深圳近年來前瞻布局,大力發展以5G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取得顯著成效,有了5G的速度才有了工業互聯網生態的基礎,新興產業在GDP的比重逐年提升,去年深圳市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兩位數,新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0家企業。全市高新企業達1.44萬家,居全國第二。

  蔣宇揚還透露,目前鵬城實驗室正穩步推進,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國家實驗室。

  鍾海:改革開放創新關愛成就了深圳

  深圳科創委副主任鍾海發表致辭稱,40年前深圳只有兩名科技人員,一名工程師,一名技術人員,到現在已經有幾十萬名人才;40年前深圳只是海邊的一個縣城,現在已經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怎麼做到目前的情況?我的體會有四方面:改革、開放、創新和關愛。改革方面,深圳過去40年在經濟、市場配置和營商環境做了很多改革措施。開放方面,深圳和世界聯系在一起,向世界學習,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創新方面,過去40年深圳培育了高新技術產業,這是深圳發展的根本。在未來40年,希望在雙輪驅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同時,有更多的科技創新的發展。關愛方面,深圳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城市,同時又充滿關愛。

  彭年集團投資前沿科技

  彭年集團董事長彭志兵在會上說:“彭年集團是我爺爺餘彭年先生在1994年創立的,創立初期老人家被深圳的改革創新感染,意識到科技發展是深圳發展的推動力,就向深圳大學捐贈了200萬元,設立了科學獎。2000年捐贈了2000萬設立了彭年科技獎,旨在推動科學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隨著深圳發展不斷的變化和轉型,彭年集團從原來的傳統業務慢慢轉向教育、醫療、能源、新科技投資等方向。為了支持和助力中國的科創事業,彭年集團在2018年組建了專業投資公司,專門從事信息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創投資,並且於7月份通過中國證券業基金協會的私募股權投資管理人的備案。彭年創投創立一年來投了一些前沿性企業,分別從事5G、微基站、整體解決方案和RF高頻、射頻、收發芯片的研究和開發工作,這些領域是目前被國外技術掐脖子的領域,希望能對中國5G的發展帶來一些幫助。

  專家研討前沿科技

  本次論壇邀請了15位院士級專家學者,分別就大數據、車聯網、物聯網、5G、邊緣計算等技術進行了專業探討和交流。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教授深入闡述了“大數據“在增強國家安全、促進政府開發、提高政策預見性和響應性方面的推動作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皇家科學院院士、滑鐵盧大學教授沈學民教授認為,車聯網是利用大數據分析將天地空合為一體,車聯網能讓車和車進行信息交換,有了這些信息交換,駕駛員可以得到最佳信息控制車輛,會大大減少交通事故。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講座教授、互聯網和移動計算實驗室主任曹建農教授認為,物聯網對人類帶來的好處,通過智能化大數據的演繹讓人們的溝通變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劉江川院士對邊緣計算在工業互聯網中運用的優勢進行了案例分析。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終身副教授、IEEE Fellow於非表示,當下的人工智能還是數據驅動型,未來能否更進一步做到智能驅動型的人工智能,讓人工智能真正向人類一樣學習新技能,這是更大的挑戰。

  本次論壇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羅湖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多家知名企業的積極響應。資本市場學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新南山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方守正(深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金麥粒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價值在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了本次論壇的協辦。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