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靜
自反修例風波發生以來,英國這個前殖民地主子,一直是那幫「假反修,真港獨」的精神圖騰。無論在立法會被破壞之際,抑或是形形色色的遊行集會之時,「米字旗」和「龍獅旗」一直都在大眾的眼球前出現。
更有趣的是英國某些邊緣政客,為了煽風點火炒作議題,三番四次想到殖民管治時代末期用以騙錢的「BNO」,重新把英國屬土公民身份的幻影放上輿論平台,令好一些「HongKonger」猶如打了雞血一樣,連「HongKonger」的名號也立即不要,連跑帶滾地乞求英國接收他們當三等公民。
其實客觀一點看這件事,對中央管理香港沒有壞處,英國若果要吸納香港移民,肯定會挑選專業人士和資產階級等「優質」人口,這些人的數量不會太多,參照回歸時期香港取得居英權的人數,大概佔總人口1%左右,對比現今的人口,應該不出十萬個名額。若果香港少了十萬個「心繫外邦」的所謂社會精英骨幹,肯定對穩定社會大有幫助,因為這幫人是每次「反華」運動的組織者以及推動者。另外香港是一個成熟過頭的資本主義階級固化社會,上層突然空了十萬張椅子出來,對回復社會流動和青年向上流的漣漪效應不可低估,可能「除笨有精」最後變成香港社會的新機遇也說不定。
不過觀乎英國社會對「HongKonger」的漠視和鄙夷,以及他們面對「硬脫歐審判日」的不安和徬徨,相信成事的幾率微乎其微。而香港一眾「有識之士」也看清了形勢「見風駛舵」,遊行時開始把「米字旗」換成「星條旗」了。這些隨時可以改變效忠對象之輩,你認為會有誰願意收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