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被教育局譴責的教師分別為賴得鐘(左)及戴健暉。 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仁樂報道:早前有教師在社交網站facebook發表仇警的言論,教育局6月至今接獲58宗涉及近期社會事件的教師專業操守個案,其中2宗證實成立,但僅向涉事教師發出譴責信,未有註銷其教師資格。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不滿處分太輕,批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拖泥帶水,姑息養奸」。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亦認為僅是發出譴責信未能反映事件的嚴重性,更向社會發出錯誤信息;希望教育局反思是否須作適當條例修改。
教育局:再失德可取消註冊
教育局表示,6月中至9月中期間,局方接獲58宗與近月社會事件有關的教師專業操守個案,調查後發現其中5宗個案不成立,2宗證實成立,局方已就此採取跟進行動,向2名涉事教師發出譴責信,並警告他們如再次作出失德行為,局方可考慮按《教育條例》取消其教師註冊。其餘個案正在跟進中。
教育局表示,十分重視教師專業操守,教師之言論和行為應合乎專業操守和社會期望。學校作為僱主,須負責管理員工及監督他們的工作表現,包括處理有關教師操守及紀律的事宜。當局會依據《教育條例》及從香港教育專業守則的角度,監管教師的操守,一旦教師被證實有干犯嚴重罪行或失德行為,採取適當的跟進行動。情況嚴重者,有可能取消其教師註冊資格。
據了解,收到譴責信的分別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助理校長戴健暉及嘉諾撒聖心書院通識科教師賴得鐘。
梁振英斥譴責不痛不癢
對於教育局僅向涉事教師發出譴責信,未有註銷其資格,梁振英表示不滿。他在facebook發文,批評戴健暉「無恥」,形容他是「惡毒老師」,認為戴健暉「對社會的嚴厲批評不瞅不睬,對教育局的譴責更是不痛不癢」,是「極惡劣的典型」。梁振英指出,教育「因為人沒有管好」,所以成為「重災區」,批評楊潤雄「拖泥帶水,姑息養奸」。
CY又提到戴健暉任職的真道書院內有「警察子弟」,呼籲關心教育的市民到真道書院外設連儂牆表達憤慨,並再次呼籲校方馬上革除戴健暉、回覆家長來信。他又要求教協會長馮偉華和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加入公開譴責戴健暉。
張國鈞:應考慮「中間方案」
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指出,2位老師為人師表,對學生有垂範作用,卻發表遠低於社會期望的仇恨偏見言論,對學生造成非常壞的影響,更嚴重損害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教育局只向2人發出譴責信,結果未能反映事件的嚴重性,更向社會發出錯誤信息,即教育局未有認真處理教師違反專業操守問題,錯過重建家長信心的機會。
他說,事件凸顯現時教育局在懲處違反專業操守的教師上的方法只有0和1兩個極端,即書面警告和取消註冊,不是太鬆就是太嚴,欠缺中間方案去作出相應處分。未來教育局應考慮就違規教員,作出「有時限性暫停註冊」處分,即暫時取消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的註冊。他希望是次事件能令教育局反思是否須作適當條例修改。
鄭泳舜憂社會誤為不須負責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指出,兩位老師的言論非常不妥當,也涉及教師操守問題。教育局只發出譴責信,或令社會以為仇警言論不用負上責任。他提及,最近收到家長投訴指有中四學生早上在校觀看老師播放的仇警片段,家長已向學校投訴,但學校沒有積極回應。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亦指,事件令社會對教師專業出現信心危機,教育局的懲處相當寬鬆。但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涉事教師已經致歉,相關言論並非在課堂出現,認為教育局處理手法過嚴。
據了解,兩位被譴責的教師仍任教嘉諾撒聖心書院及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均遭到校內處分,但教席得到保留。賴得鐘事後轉趨低調,已刪除個人社媒帳號,校內主力任教歷史科,甚少涉足通識教育科;至於戴健暉則被降職,亦不再任教通識教育科。
教聯會:九成學校過去一周無罷課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教聯會昨日公布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學校表示過去一周內沒有學生參與罷課;即使有學生參與罷課的學校中,平均只有少於10名學生參與;四成七學校表示校園氣氛已受風波影響,更有四成二指有個別學生出現情緒問題。教聯會建議教育局為處理罷課提供最新的應對方向及指引,支援師生需要。
四成二學生情緒現問題
教聯會於本月初向全港中小學發問卷,收到102間中學及66間小學回覆。結果顯示,近九成受訪學校表示過去一周內沒有學生參與罷課,有學生參與罷課的學校中,平均亦只得少於10名學生參與,活動形式包括在圖書館自修、禮堂聚會、校門外築人鏈等;證明學生普遍不認同採取激烈方式表達訴求。七成五學校或辦學團隊不接受學生罷課,如遇到學生罷課,超過六成學校表示老師會與學生傾談、超過五成半則指會由社工跟進輔導,並有超過兩成半學校會安排學生自修。
就近期反修例風波,四成七受訪學校表示校園氣氛受到影響,其中四成二指有學生情緒出現問題,更有兩成半反映有教師出現情緒問題;有兩成八校長表示遇到來自傳媒及社會人士壓力,更有受訪者反映日常教學受干擾,不時有學生要求老師作政治表態,甚至有學生受杯葛排擠,有家長不敢填寫職業為警察等。
黃錦良:反映「罷課行動」失敗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分析,只得18間受訪學校有學生參與罷課,罷課學校數目少,教學普遍可有序開展,絕大部分老師都可謹守崗位,故全港所謂「罷課行動」是失敗;他強調反對將政治訴求帶入校園,學校是教育場所,希望大家切勿影響學校運作。
被問到年輕人上街是否源於教育制度出錯,他表示,不可完全歸因於教育問題,因修例風波時正是暑假,學校未可發揮功能,年輕人易受朋輩影響,容易投入大型社會運動,加上受偏頗報道及網上煽動文宣影響下被利用,成為先鋒;建議教育局為處理罷課提供支援,包括定期向學校發出通函,密切留意校園欺凌情況,以及設立投訴熱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