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點 新征程 勇作為 敢擔當 大口岸格局助力深圳邁步全球標杆城市

2019-09-23
来源:香港商報

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穩步提升

  【香港商報網訊】深圳從口岸走向世界,世界在口岸認識深圳。口岸不僅為人員的交流互動提供服務,也為城市和地區的經貿往來提供重要支撐。口岸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城市的國際化、現代化水平,體現城市治理的能力。多年來,深圳口岸為香港和內地居民及全球遊客往來提供高效便利、文明和諧的通關服務,顯著增強了兩地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認同感。

  改革再推進,創新無止境。站在新一輪重要發展節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大口岸管理服務機構,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以下簡稱「深圳市口岸辦」)牢牢把握歷史機遇,立足實際、對標國際、敢於擔當、勇於實踐,全力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及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戰略發展要求,探索口岸運行機制、體制、模式等方面的創新路徑,拓展大灣區建設背景下的深圳口岸工作新思路,醞釀變革尋求突破,「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構築深圳「一體化、大口岸」格局。力爭建設成全國口岸的「先行示範」,為國家口岸事業的發展樹立標杆,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助力深圳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冰陽

  地位舉足輕重

  深圳大口岸格局全球獨一無二

  「舉足輕重,動關大局。」

  深圳是一座典型的口岸城市。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口岸具有明顯的「三多三大」特徵。

  口岸類型多。公路、海港、空港、鐵路口岸一應俱全。總體而言,深圳已經形成海、陸、空、鐵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口岸格局。這在國內甚至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一無二。

  口岸數量多。目前深圳已經有15個一類口岸,隨?蓮塘口岸開通、前海等新口岸的規劃建設,口岸總數還將繼續增長。深圳的口岸數量之多,在國內同類城市中高居榜首。

  口岸查驗模式和交通接駁方式多。既有傳統的「兩地兩檢」口岸,也有全國首創的「一地兩檢」口岸;既有通過汽車、輪船、飛機、高鐵等各種交通工具連接的口岸,也有以人行通道對接的深港口岸。

  通關流量大。2018年,經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總量達到2.52億人次,車輛超過1510萬輛次,分別佔國內出入境總量的48%和46%;今年1-7月,口岸日均旅客流量已超過70萬人次,高峰期日通關量已超過100萬人次。2018年海港口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574萬標準箱,全年經深圳口岸監管的貨運量8.5億噸。深圳口岸通關流量在國內位居首位和前列,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

  一組數據,彰顯出深圳對廣東和國內經濟的帶動作用,而口岸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可謂至關重要。

  統計顯示,深圳外貿出口總量持續增長。2018年經深圳口岸進出口的貿易總量達到6.78萬億元人民幣(以下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佔國內進出口貨值近四分之一。深圳市進出口總值為3萬億元,同比增長7%,規模僅次於上海,繼續居內地大中城市第2位。其中出口1.63萬億元,出口規模連續26年居內地大中城市首位;進口1.37萬億元,進口規模為內地大中城市第3位。

  如果沒有完備優質的口岸基礎設施及科學精湛的服務,要實現如此重量級貿易發展成果,根本無從想象。

  深圳口岸不僅是深圳市的口岸,更是國家的口岸。四十多年來,口岸為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推動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和國家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

  在歷史上,深圳為國家口岸事業的改革發展提供了諸多寶貴經驗及做出重要貢獻。1995年,深圳成為全國口岸通關體制改革的試點城市,多年來,深圳口岸查驗單位在提升口岸監管效率和服務水平等方面長期走在國內前列,大量改革創新舉措和科技研發成果被推廣和複製到其他城市,確立了深圳在全國口岸系統的排頭兵位置。皇崗口岸是國內第一個實施24小時通關的口岸。

  深圳口岸在深港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文化交流往來和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變得越來越突出。國家口岸辦巡視員白石在不久前也公開表示,「深圳通關改革創新在全國的示範作用凸顯,我們連同有關部門會加強對深圳通關改革創新提供支持。」

赤灣集裝箱碼頭

  多重優勢疊加

  口岸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2019年2月18日,「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實施;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公布。

  粵港澳大灣區及先行示範區建設,口岸是互聯互通的重中之重。「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之一就是要成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進一步發揮好深圳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促進深港澳更緊密合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各類資源要素更方便地流動。

  從大灣區整體格局來看,深圳口岸的發展更具有獨特優勢。首先是毗鄰香港的地域優勢。口岸對外開放、連通世界,深圳口岸特別是公路和鐵路口岸,主要是連通內地與香港,通過香港連通世界。香港與內地的緊密聯繫與交流往來,不僅帶來了口岸巨大的客流、物流,帶來了香港和世界的先進經驗理念,同時形成了深圳口岸的發展獨特的地域優勢。

  其次,全方位開放的規模優勢。口岸更是促進生產資料全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重要節點。生產資料全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動,是粵港澳大灣區全面緊密合作的基礎前提。口岸的人員、交通工具通關流量和外貿進出口貨運量,直接反映城市國際交流的活躍度和經濟活力。深圳的15個對外開放口岸類型多樣,不僅有分布在深港邊界一線的公路、鐵路口岸,還有一流的海港和空港運營商提供優質的國際化碼頭、機場服務。規模龐大的深港跨境基礎設施,為深港兩地的經貿互動、人員往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為口岸整體能級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此外,深圳口岸還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和中央對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支持,直接為深圳口岸的先行先試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為深圳口岸的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

  與此同時,口岸將進一步成為展現國家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口岸是城市形象的「門面」。高質量發展的深圳口岸,將直接展現深圳的城市發展水平,展現國家改革開放水平和成就,展現國家現代化國際化的治理能力。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皇崗、沙頭角口岸改造,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等各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口岸通關服務的支撐,都有口岸通關創新的需求,都是口岸通關改革的契機。深圳口岸必須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走在前列、敢於擔當,勇當尖兵。」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今年在有關口岸發展論壇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深圳口岸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新的要求,賦予了深圳口岸新的責任、新的使命。深圳口岸要在確保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推動港澳參與國家發展大局和促進「一國兩制」順利實施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有學者認為,口岸不僅是港澳與珠三角城市乃至全國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節點、是跨境貿易營商環境指標的重要載體、也是科技創新和合作發展的重要保障、還是優質生活圈的重要窗口。口岸附近各類資源要素的頻繁流動,蘊藏着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經濟潛力,深港口岸經濟帶呼之欲出。

  未來,深圳市口岸管理部門將繼續通過充分發揮口岸通關協調作用,為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科學優質口岸服務和保障。

  務實創新服務

  持續改善提升口岸綜合環境

西九龍高鐵口岸平穩有序

  2018年9月22日,西九龍站口岸正式開通運行。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隨着西九龍站口岸的運行及高鐵通車,內地與香港實現了真正意義的高速互聯互通。從深圳中心區福田高鐵站至香港中心區域西九龍高鐵站僅需14分鐘。由此,深圳更成為中國內地高速連通超級都市香港、連接國際的第一站。

  便捷高效的西九龍站口岸,以及密集的高鐵班車,每天都在運送着內地、香港居民以及全球各地的友人,來自科技、金融、文化、商貿、教育等各行各業高端人士在這裏進入中國內地及走向世界,實現合作發展。

  據了解,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總建築面積達4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高鐵車站之一。據深圳市口岸辦介紹,西九龍站口岸運營以來總體平穩有序,實現了良好的發展局面。首先,旅客通關量持續、快速、平穩增長。今年3月27日,高鐵旅客通關人數突破1000萬,迅速邁入「千萬級」通關口岸行列。今年7月10日起,國內鐵路實施新運行圖,內地與香港聯通的長途高鐵列車增加到17對,內地停靠高鐵車站增至58個。截至2019年8月23日,共檢查出入境人員1770萬人次,日均5.3萬人次。最高日通關量達10.5萬人次。

  據第三方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受訪旅客對西九龍站的總體滿意度評價為86.74分,近96%以上的旅客對過關環節效率的評價為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

  西九龍站口岸設在香港腹地,內地口岸部門與香港口岸部門比肩而鄰,僅一線之隔,同處一地開展工作。全新的工作環境和運行模式,需要雙方共同解決新問題,共同探索建立更加密切、高效的合作機制。口岸開通以來,深港雙方建立運行管理協商聯絡小組會議機制,派駐單位與香港政府部門、港鐵公司等達成務實有效的合作,定期商討解決西九龍站口岸運行管理中的疑難問題,在工作中建立了良好的溝通合作關係。

  長途旅客數量眾多、瞬時客流量大、旅客通關乘車時間有限是西九龍站口岸通關旅客的特點。深圳市口岸辦有針對性地協調口岸各派駐單位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強力推進「標杆打造行動」。

  口岸邊檢創新自助查驗模式,從人性化服務入手,創新通關服務舉措,研創了國內首條中國公民「E家行」專用通道。同時,深圳市口岸辦協調香港相關部門,為西九龍邊檢站在預留通道上新增了40條自助查驗通道,大大提升旅客通關效率。

  協調海關打造「智慧旅檢」監管模式,開展「智慧旅檢」建設工作,2019年6月西九龍站海關「智慧旅檢」人臉識別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通關效率提升

  打造「一站式」通關模式試點口岸

蓮塘口岸效果圖

  隨着深港口岸通關人數逐年增加,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施等,深港之間將承載更大規模的通關客流、車流、物流量。蓮塘/香園圍口岸(以下簡稱「蓮塘口岸」)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工程,是構築深港「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重要口岸,將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便捷互通。

  蓮塘口岸是粵港合作重點項目之一,是深港間規劃建設的第七個綜合陸路口岸,承擔香港與深圳東部、惠州以及粵東、贛南、閩南之間的跨界貨運兼顧客運,是實現深港跨界交通總體格局的東部重要口岸。

  據了解,蓮塘口岸項目總用地面積為17.7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3.7萬平方米。旅客出入境查驗通道共計26條;車輛出入境查驗通道共計各10條車輛出入境查驗通道,設計日通關能力旅客3萬人次,小汽車2000輛,大客車850輛,貨車15000輛。

  蓮塘口岸於2013年11月正式動工建設。口岸主體工程建設項目已於2019年5月8日完成竣工初驗,預計12月份完成開通準備工作。據悉,該口岸還將開闢往返口岸和香港其他地區的尅巴士、專線小巴、旅遊巴士、的士等公共交通服務。據介紹,蓮塘口岸是深圳市車輛「一站式」通關模式改革試點口岸。相比較港珠澳大橋「一站式」通關信息系統,蓮塘口岸「一站式」實現了海關子系統整合簡化、通關數據協同、前端信息採集技術升級等多項創新突破。

  為高質量完成蓮塘口岸的建設開通工作,深圳市政府、口岸辦專門設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及口岸建設現場指揮部,全力推進開通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順應時代發展

  皇崗口岸將變身超級綜合交通樞紐

  皇崗口岸作為內地第一個、也是深港之間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口岸,承載?輝煌的歷史,多年來對深港、粵港經濟騰飛發揮着巨大作用。

  皇崗口岸位於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內,是配合廣深高速公路建設開設的公路口岸。口岸貨檢區於1989年12月建成通關,旅檢區於1991年8月建成通關,目前採用「兩地兩檢」查驗模式。

  為順應新時代發展需求,今年,皇崗口岸開始重建工作。深圳市口岸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皇崗口岸的重建具有三項必要性。

  首先,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皇崗口岸整體設計理念、組織方式、通關容量、交通接駁和建設標準已無法滿足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人員便捷往來的需要。

  其次,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需要。皇崗口岸需要通過全面改造重建和創新查驗模式來提升通關效率、優化通關環境,推動創新要素跨境流動。

  此外,將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騰出更多空間。皇崗口岸位於合作區深方園區的核心區域,口岸監管區佔地面積65.3萬平方米,其中,貨檢場地約48.3萬平方米,旅檢場地約17萬平方米。口岸採用原址立體重建方案,取消貨檢功能後,可進一步集約節約利用土地,釋放部分土地用作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開發。

  皇崗口岸的重建工作,受到廣東省政府和中央大灣區辦的高度重視。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如桂,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及國家發改委地區司負責人等,多次主持召開一系列專題會議並進行調研、部署。

  根據重建方案,皇崗口岸未來通關能力按日常20萬人次/天,高峰期30萬人次/天。在軌道交通方面,一是規劃引入深廣中軸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和地鐵20號線;二是預留港鐵北環線支線接入條件。

  按照重建時序,2019年6月啟動臨時旅檢場地建設工程,力爭2020年春節前完成;2020年上半年拆除現皇崗口岸旅檢區,力爭2022年底前完成新口岸建設。目前,與重建項目相關的拆遷協調工作和通關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等各項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

  高標準高質量

  深圳口岸工作先行先試期待突破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隨着《規劃綱要》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相繼出台,有分析認為,在目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該兩份歷史性、綱領性重要文件的頒布,為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更為深圳口岸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口岸在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戰略定位和規劃布局中,重要性前所未有。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深圳口岸立即行動,多次舉行會議、調研、論證,就如何迅速找準自身的定位,如何明確新形勢下的任務和使命,組織認真研究,使自己的步點跟隨深圳市的鼓點,在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就在今年初《規劃綱要》發布後,深圳市口岸辦經過反復學習、研究、梳理,並進行一系列科學創新,精準制定了服務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十大行動」40項舉措。該舉措被深圳市政府予以高度肯定,被評價為方向明確、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強,既系統全面又具體務實。

  先行示範區建設,口岸更要先行先試。深圳市口岸辦按照《意見》《規劃綱要》相關指示精神,以「雙區建設、雙區驅動」為引領,對口岸工作也提出更高新要求。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王守睿表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在落實服務助推大灣區建設「十大行動」40項舉措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以更高的標準,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口岸工作加速、提質,先行先試,將《意見》提出的目標和要求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王守睿表示,在主動創新,搶抓口岸發展機遇基礎上,繼續以法治化建設為突破口,促進口岸高質量發展。中央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深圳要成為「法治城市示範」,同時在政策法規方面提供了明確的支持和保障。法治化是口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深圳口岸要做出先行和示範,必須以口岸工作法治化建設為引領,推動口岸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和口岸通關查驗模式改革,在口岸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上形成方向明確、主線明晰、重點突出的工作體系,全面提升深圳口岸發展的整體質量。在先行示範區建設的背景下,這將是深圳口岸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增長點和突破口。

  深圳市口岸辦提出,要加速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各項工作。對蓮塘口岸建設和皇崗、沙頭角口岸重建等各項工作要加快推進速度。

  據了解,深圳市口岸辦還將全面加強口岸資產管理,為口岸功能提升提供基礎支撐。同時,積極研究探索,強力推動口岸查驗監管模式改革,尋求實現大灣區口岸通關便利最大化的有效途徑。

  優化營商環境

  推薦列入世銀營商環境評估新增樣本城市

深圳機場T3航站樓

  改革開放再出發。優化營商環境是中央及深圳市目前高度關注的一項重點任務。今年以來,深圳市口岸辦按照建設先行示範區精神指示,持續推進「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梳理打通外貿進出口環節的鏈條,為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

  今年6月,由於深圳市在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方面工作成效顯著,工作成效得到了國務院辦公廳督查組領導的充分肯定,認為深圳口岸營商環境「基礎好、工作實、成效明顯、企業滿意度高」。據悉,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領導在今年7月31日召開的跨境貿易便利化評價經驗交流會上,明確表示將向世界銀行爭取推薦深圳市列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新增樣本城市。

  據介紹,深圳口岸整體通關時效持續提升。根據廣東省口岸辦通報,2019年6月深圳口岸整體通關時間進口環節為14.74小時,出口環節為6.07小時。進口整體通關時效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通報以來持續在全國沿海十大港口城市中保持最快。深圳海關推進關檢業務深度融合,實現「一口對外、一次辦理」。貨物通關流程由12個環節整合為7個,全面落實了申報查驗作業「五統一」,即統一申報單證、作業系統、風險研判、指令下達、現場執法。「提前申報、提前換單」業務模式應用率持續提升,2019年上半年深圳關區進口貨物提前申報比例超過80%,遠超全國海關平均水平。口岸申報、查驗、放行等環節全面落實推進通關無紙化,集裝箱出口環節實現全流程無紙化作業。

  其次,跨境貿易費用明顯降低。今年以來,深圳港口企業公示裝卸作業費同比降低30%左右,船公司碼頭作業費(THC)平均降低100元/箱,降幅10%-15%。繼續免收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收費標準降低20%,引航移泊費的收費標準降低10%。今年上半年全深圳檢疫處理收費1645萬元,同比下降73%。2019年上半年,政府財政承擔查驗作業服務費約5200萬元、「單一窗口」申報免服務費約1200萬元、海關報關單預錄入系統運維費用約1億元,合計為企業減負近2.64億元。

  此外,深圳口岸「單一窗口」功能更加完善。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不斷拓展功能,擴大服務領域,實現了口岸通關監管環節全覆蓋、國際貿易業務辦理全納入,形成了兼具監管和服務特點的14個應用系統、50多個業務功能。至7月中旬,深圳「單一窗口」平台註冊企業超過4.4萬家,累計完成業務申報約5558萬單,申報單量約佔國內的13.6%,其中加工貿易、機電許可證、海關原產地證、公路艙單、公路運輸工具等申報量排名國內第一,報關、企業資質、稅費支付等申報量位居國內第二。深圳「單一窗口」的貨物申報、水運、公路艙單和運輸工具等主要業務覆蓋率均達到100%,空運艙單覆蓋率達96.35%,空運運輸工具覆蓋率達77.78%。

  深圳市口岸辦表示,按照建設先行示範區相關要求,未來將進一步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落地實施。提高時效,進一步壓縮口岸通關時間。降低成本,進一步規範和降低口岸費用。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