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仁樂、周偉立報道:在台灣殺害女友潘曉穎的疑犯陳同佳,願意本月23日在港出獄後到台灣自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接受港台節目訪問時確認,前日下午收到陳同佳親筆信,她相信陳是經過思考後決心自首,形容這是個令人釋懷和寬心的結局,並希望能為現時的社會局面帶來寬鬆感覺,明言政府會提供協助。負責偵辦案件的台灣士林地檢署(下稱「士檢」)昨日表明,因陳同佳已遭通緝,不符自首條件,僅能稱為「投案」,無法藉由「自首」獲得刑度的寬減。
林鄭在節目中透露,受害人父母曾再三聯絡特區政府,要求以不同方法處理事件,希望女兒能沉冤得雪,她也冀望現時的情況,可令兩人釋懷。她透露,特區政府會安排陳同佳前往台灣,再由台灣當局接收,現時正等待台方回應。
台灣的刑事警察局昨日證實,於前晚透過傳真收到香港警方轉達陳同佳自首意願的來函。士檢表示,已收到刑事局陳報此事,檢方部分,僅能依刑事訴訟法處理人犯歸案及偵查案件,也就是陳同佳如果入境台灣,警方將他拘捕並移送士檢歸案。
台:陳無法藉「自首」減刑
士檢續指,因陳同佳早已被列為殺人案被告並發布通緝,不符自首條件,無法藉由「自首」獲得刑度的寬減,即使陳同佳真的到台接受偵查、審判,只能算是投案,而實際所判刑度,須待檢方偵結起訴,案件移審地方法院,由法官判刑。
事發於2018年2月,陳同佳涉嫌在台灣旅遊期間,殺害同為港人的女友潘曉穎後,獨自返港,並於去年3月13日遭香港警方拘捕。因為香港與台灣之間沒有引渡協議,香港警方只能控告陳同佳盜竊及處理贓物罪,無法引渡陳同佳到台接受調查,由於陳同佳認罪獲減刑,最終被判處29個月有期徒刑。
特首:立即止暴最重要
反修例風波已持續4個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於電台節目承認,政府未有更好掌握民情民意,是責無旁貸,強調自己不是戀棧權位,希望能在艱難的環境下,盡力盡責處理香港目前問題。她相信,只要大家有信心,香港便能盡快走出困局,定可重新建立互相包容的香港。目前最重要是立即停止暴力,令年輕人被捕的個案不再增加。
林鄭月娥昨早分別出席兩家主要電台的烽煙節目,主要談及修例風波及施政報告。她說,反修例風波一開始時,政府未有更好掌握民情民意,(當時)有許多改善空間,今次事件是由反修例開始,但有人認為是逆權運動,反政府、反政權,更有人認為與國際關係有關,甚至出現令人擔心違反「一國兩制」的情況,鼓吹「港獨」。不過,她未能評論當中是否涉及外國因素,但明言目前外部力量是比以前為多,例如:香港部分活躍分子,於風波早階段已將事件帶到國際社會,包括讓美國國會採取干涉香港內部事務等不適當的行為等。
盡力盡責處理香港問題
林鄭承認,香港出現巨大騷亂,特區政府責無旁貸。她強調,自己不是戀棧權位而留低,不排除事情過去後,政府班底會有改組的可能性,但要去到那個階段才會作出決定。她重申,自己有責任在艱難的環境下,盡力盡責處理香港面對的問題,令香港走出現狀。她直言,過去數個月令包括她在內的不少人,都懷疑香港能否回到以前,但希望大家有信心,只要香港能盡快走出困局,即可重新建立互相包容的香港,今年施政報告亦特別以「珍惜香港」為題,以反映香港是一個很好的城市。
對於民間的「五大訴求」,林鄭表示,政府已撤回修例,已是對「五大訴求」作出最正面及徹底的回應。要求釋放所有被捕人士方面,於法治精神而言有難度,因司法機關作出任何檢控決定都是不受干預。她見到不少年輕人被捕亦十分心痛,願意研究任何不違反法治基礎下的額外支援措施。不過,目前最重要是立即停止暴力,令年輕人被捕的個案不再增加。
不可因特定片段斷言警方有錯
林鄭特別提到,深層次矛盾有多方面,她會邀請專家、學者作深層研究,但如果社會氣氛仍讓人擔驚受怕,例如有人擔心被「起底」,那是沒有條件啟動有關研究工作。
對於警方被指濫捕及使用過分武力,林鄭強調,需要有民眾投訴才能調查是否屬實,警方執法須依照比例原則,並須調查執法過程,不可只因特定片段就斷言警方有錯。但她絕對不會容忍任何暴力,包括警察、不論立場及身份。她強調,自己支持警隊,也堅持制度,她背後很多部門,包括她自己以及相關局處長,都支持警隊的工作,但並不代表她「盲撐」每一名警務人員及警隊每一個行動,重申自己日後管治會堅守三個原則,除了「一國兩制」和法治,還包括堅持制度。
連日來,林鄭月娥呼籲各界支持警隊嚴正執法,恢復社會秩序。資料圖片
無意統一記者登記
早前有消息指出政府正在研擬「記者發牌制度」,林鄭澄清並無任何意圖和任何計劃統一記者的登記,認同媒體發揮「第四權」功能,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她上任能更讓網媒參加政府記者會,證明政府的工作是促成和方便傳媒工作,希望大家不要因不實信息,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有市民致電林鄭慨嘆社會分裂,自己因撐政府而遭人「unfriend」。林鄭回應時一度哽咽,指反修例風波令人傷心,她也感到心痛,因此新一份施政報告以「珍惜香港」為題。
並非戀棧權位而留低 不排除政府班底日後會改組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出現如此大的動亂,特區政府是責無旁貸,但她不是戀棧權位而留低,亦不排除事情過去後,政府班底會有改組的可能性。
林鄭月娥在出席電台節目時被問到,走出困局後,會否看到問責班子或行政會議有機會改變,她表示,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要去到這個階段才會作出決定。
林鄭月娥承認政府在掌握民情民意方面,有好大的改善空間,今次事件由反對修訂條例而起,有人認為今次是逆權運動,反政府、反政權,亦有人認為與國際關係有關,甚至出現更令人擔心違反「一國兩制」的情況,鼓吹「港獨」,都顯示今次事件不能過度簡單地解讀。
至於事件是否涉及外國因素,林鄭月娥表示,現時的情況好難評論,但認為外部力量是比以前為多,例如香港一些活躍分子,好早階段已將事件帶到國際社會,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國會採取干涉香港內部事務等不適當的行為,究竟佔比例多少,現時不可能講得清楚,但反映今次不是簡單的事。
放寬按揭保險非「逼人買樓」 林鄭:不會出現負資產潮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協助首置年輕人上樓,但被批評會帶來「負資產」潮,更會推高樓價。林鄭昨早出席電台節目時解釋,本港第三季經濟料將進入技術性負增長,故本港物業市場不一定熾熱,在樓市回落時是放寬首置按揭的時機,只是希望幫助有條件人士「上車」,並非鼓吹人買樓和製造「負資產」,相信有意置業人士會謹慎考慮。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預料,香港第三季經濟將進入技術性負增長,相信物業市場未必會熾熱。政府新聞處
料第三季或負增長 樓市未必熾熱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放寬按揭成數,首置人士可造九成按揭的樓宇,由樓價上限400萬元放寬至800萬元,至於1000萬元以下私樓,只要是自住,按揭最多更可造八成,但坊間隨即有不少批評指做法會推高樓價,更有可能引致「負資產」潮。林鄭指出,做法不會引致「負資產」潮,因為現時社會情況與1997至2003年期間不同,房屋需求大,未必會出現供過於求、樓市嚴重下行情況,加上本港第三季經濟預料將進入技術性負增長,貿易、零售、餐飲情況都會向下,跌幅更相當凌厲,相信本港物業市場未必會熾熱,而有意置業人士自會謹慎考慮,強調政府並非「逼人買樓」,只希望為有能力供樓,但首期不足的有意置業人士,提供更多選擇。
政府收地建公屋有法律基礎
對於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興建公屋,林鄭指出,並非為了分化市民和地產商。她知道有發展商捐地與借出土地建公營房屋、回饋社會,亦希望發展商持同樣精神,支持政府主動規劃收地,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中收回的所有收地都有賠償,賠償價錢上設有上訴機制,強調不是「強搶民產」。她又承認,今次報告較突破的思維是以主導改劃的方式,運用公權力收地,已預料一定會遭到反對及抗拒,這亦是以往政府的憂慮,但今次收地是百分百用作興建公屋,有一定法律基礎,政府只是希望每名市民都有適切居所,因而才介入主導。
林鄭表示,「是否重啟租置計劃」是施政報告中她掙扎得最久的措施,支持和反對的理據都十分充分,但最終她只決定加快出售39條已推出租置屋村的剩餘單位。她直言,最近紛爭給予她的體會是年輕人最關注公義問題,關心香港是否為公義社會,分配資源時是否公道,故當大部分在輪候公屋的人,居住環境比公屋居民差,便應優先處理這些人的上樓問題,故不將租置計劃延伸到其他公屋屋村,而以往出現的租置屋村管理問題,可留待日後擴展租置計劃時一同解決。
對於繼續推行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林鄭重申,香港土地並非用之不盡,改劃棕地、市區重建都困難重重,所取得的土地面積亦不大,人工島填海不但可滿足新的土地來源,更可為加強香港現代化帶來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