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和著名書法家王振的墨寶巨幅展板在港展出

2019-11-0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中國著名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以及著名書法家王振的書法作品,驚喜地在香港以兩個巨幅展板展示,吸引了大批民眾駐足觀看,為文化界立下新典範。

  莫言與王振的墨寶在告士打道展出

  李杜一樽酒 莫王兩塊磚

  兩個巨幅展板展出時間:(A)11月2日一11月15日, 地點是灣仔告士打道(中環廣場對面), 尺寸:38.3米(闊)x 7.75米(高)。(B)11月7日一12月4日, 地點是紅磡海底隧道口(九龍向港島方向入口), 尺寸:25.5米(闊)x 6.4米(高)。


  莫言(右)與王振(左)一起寫書法

  為何莫言及王振的墨寶,會在香港以巨幅展板形式展出呢?莫言為今次展板的展出,專門寫了一篇題為"李杜一樽酒莫王兩塊磚"文章,文章解釋為何會設展板。

  莫言為此次展出專門寫題為"李杜一樽酒莫王兩塊磚"文章,解釋設展板原因。

  莫言的文章說,"我和王振是老鄉、是戰友、又都是書法愛好者和古典詩詞的吟誦發燒友。王振有童子功,又在舒同先生身邊工作多年;受過耳濡目染,他的書寫水準遠高於我,他能夠吟誦的詩詞也比我多,因之,我們其實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去年秋天的一個晚上,我們在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漫步,看到海灣對面巨大的展板在夜空中放射奪目光輝。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如果用這樣的方式來展示書法作品,豈不是比辦一場書法展效果還要強烈?王振是有超強行動力的人,他通過朋友很快便與廣告公司聯繫好了。這時,我們反而猶豫起來。書寫的內容當然不必發愁,那麼多的詩詞警句俯拾皆是,關鍵是我們的書寫水準,值得在這樣大的展板上展示嗎?或者說我們敢嗎?

  我們設想,此事一旦做成,可能會被人批評,但我們又想,用毛筆寫字,是我們悠久的文化傳統,尤其是在當下的鍵盤時代,用毛筆書寫,本身就是一種傳承文化的行為,我們的字,不可能讓人人喜歡,但我們出錢買展板展示書法這件事本身,應該是有積極意義的,起碼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引起大家對書法的關注,或可激發更多人的書寫熱情。於是我們決定以拋磚引玉的心態來辦這件事兒。

  至於書寫的內容,我們決定寫唐詩,寫唐詩當然首推李、杜,我們都可背誦他們的詩歌唱酬,也為他們之間的深厚真摯的情誼而感動。誰言文人必相輕,李杜在前樹楷模。在當今這個文心相對浮躁的時代,重溫這兩位偉大先賢的詩情友誼,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我抄寫的是李白的《魯郡送杜二甫》,王振抄的是杜甫的《春日憶李白》。李白詩中有"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杜甫詩中有"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如果我們斗膽也用兩句詩來概括這件事,那就是"李杜一樽酒,莫王兩塊磗"。這兩塊磗當然是引玉之磚,我們期待著。"

  莫言高度評價舒門高足王振

  莫言曾在新華書畫推薦王振.。王振,1970年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舒同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人民畫報書畫院副院長,《經典誦讀與書寫》主編。曾在首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同志處工作八年,對舒體字書寫技藝耳濡目染,精益求精。

  莫言說,王振不單是我的山東老鄉,也是在書法方面給予我很多指導的朋友。他的觀鵲台工作室,是我們經常談文說藝、揮毫潑墨的地方,在那裏,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王振少年時即隨父學書,沉浸翰墨,有扎實的童子功,培養起了對書法與文字的濃厚興趣,這也是他參軍後能被選拔到革命家兼書法家舒同前輩身邊工作的重要原因。"莫言說。

  莫言:"跟隨舒公八年是王振幸福八年。這期間,舒公言傳身教,他耳濡目染、既有理論薰陶,又有實踐榜樣,受益之多,絕勝過八年的書法專門教育。王振是特重感情的人,我與他交往中,曾無數次聽他講述舒同首長的革命歷程與藝術創造。近年來他致力於搜集與舒同首長有關的資料,舊報刊、舊書籍、舊照片等等,凡是登載有首長講話、文章、作品照片的,他不惜代價,一律收購回來,並用大量時間,分門別類地整理存檔。我在他那裏看到,他搜集到的舒同首長為全國各地報刊題寫的名字就有數百份之多。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王振已經是舒同研究的專家,他不僅對首長的革命經歷了若指掌,而且對舒體書法的藝術特徵有深刻的總結與闡發。他能寫一手幾可亂真的舒體字,當然,他並不滿足於只做一個舒體字的模仿者,他廣采博取,在繼承和學習舒體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個性和創造。"

  莫言說,去年12月23日,王振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為《舒啟情志,同兼百家》的文章,洋洋數千言,深情地回憶了他服務舒公的經歷和學書問藝的體會。文章寫得生動活潑,繪聲繪色,莫言讀後甚為喜歡,並建議他用擅長的草書寫一遍。他在海南,利用照顧患病老父的空閒,完成了這件精美的、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作品。

  莫王巨幅書法作品展板反應熱烈

  莫言的墨寶甫一出現在位於告打士道的祥豐大廈外牆上,就吸引了大批前來一睹大師作品的市民駐足觀看,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欲將這難得一見的"風景"留在身邊。

  有路過的香港市民沈先生就表示,以前只知道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文學創作上有很深的造詣,沒想到還是一位書法家。沈先生直言自己不是很懂欣賞書法,但亦能感受到此作的蓬勃大氣。

  另一位陳小姐,在記者拍攝展板時對記者說,兩位大師鐵筆神鈎,功力深厚,能夠在街上抬頭就能觀賞,真是很幸福。她希望有更多大師能仿效莫王兩位大師,造福喜愛書法的人。

  "書法施妙手,字字可傳神。"文化界的伍小姐對莫言的書法誇起來讚不絕口。她表示今天是專程從新界趕來灣仔觀賞莫言及王振兩位大師的墨寶,能夠近距離觀賞大師級的作品,她感到十分幸運。

  感到幸運的不僅僅是伍小姐。此次莫言與王振特意將墨寶選在香港最繁華的街道上展出,"對香港來說也是一種期望與鼓勵。"孫先生向記者表示。孫先生是莫言的忠實"粉絲",在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來到香港定居,今年剛好屆滿7年。他坦言香港一直以來是中西文化結合的典範,但相對來說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香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莫言與王振此次特意選在香港展覽,相信更是值此機會鼓勵香港年輕人多了解中國、多了解中華文化。"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