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大撒溪錢, 於開基祖兒子之墓 拜祭。 張浩林提供圖片
海灣成水庫,鹹水變淡水。只因上世紀60年代初香港發生嚴重水荒。要將吐露港內的船灣築壩封截,抽出海水注入淡水最後成湖,解決香港長遠水荒問題。遷走船灣內6條客家村莊過千村民,是新界歷來最大的遷徙。不捨得家園及祖先百年基業而心情忐忑實人之常情。雖事隔半世紀,仍然有人不能釋懷!無論心情如何,老的少的都會在重陽節返回故鄉祭祖,不過以前是步行上山拜祭,現在要乘船往來。
祭祖路難行也要行。
為建全球首個海上最大淡水湖
上世紀50年代,因大量內地移民來港人口大增,戰後工業迅速發展,對水需求漸趨緊張。60年代初食水不足及連年大旱,供水香港的深圳水庫同樣告急!故須制水。最初每天供水3小時,之後隔日供水,最嚴重時每4天才供水4小時。1964年粵港簽訂東江水供港協議,建造70多公里長的輸水管。但當時的港英政府不想太依靠東江水,故不惜金錢大興土木,落實各項水塘工程,大埔船灣淡水湖在這情況下興建的。先在大尾篤及白沙頭之間建主壩,伯公咀至東頭洲造副壩,將布袋形的船灣內海封截起來,抽出海水注入淡水,形成全球首個海上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船灣內海沿岸建有6條客家村,是涌背、涌尾、橫嶺頭、金竹排、大滘及小滘等村。因建造完成後湖水會高過海平面,6村將全被淹沒,千多名村民必須遷離。政府在大埔廣福道新填海區興建13座樓高4層的屋宇安置村民。船灣淡水湖則於1968年完工。淡水湖的建成並無淹沒山上的祖墳,但村民十分關注每年重陽節怎樣去淡水湖祭祖。直至大約70年代,水務署每年都派出驗水船及快艇接載祭祖村民往返。而6村當中,只有涌背及涌尾兩村村民可以由陸路乘車祭祖的。
找到昔日吃過的野果。
當局每年派驗水船及快艇接載
小滘村長李志明每年重陽節帶同20至30名村民往淡水湖拜祭3個祖墳。因時間緊迫,年輕村民先乘快艇尋找上岸正確位置,隨後分批接載眾多乘驗水船而至的年長村民上岸,之後兵分兩路拜祭兩個祖墳。大家登岸後還要斬樹開路,帶同香燭祭品往上行。其中一個是開基祖兒子之墓,它位處斜坡邊皮有點危險,但另一邊是湖光山色,風景秀麗。眾孝子賢孫小心翼翼地點香燭撒溪錢,拜祭完畢後要再乘快艇到最後一個祖墳去。所有村民在小滘村遺址登岸集合後,不分老少穿越叢林尋找墓地,途中發現村屋部分遺蹟,年長者無不搖頭嘆氣!
搜尋之間,有人找到童年時吃過的野果而開心不已!最終找到了祖墓,拜祭後各人吃喝祭品閒話家常,村長說童年最開心是過着農耕捕魚的生活,夏天一早與父親乘小艇出海鉗帶子,也認識很多同齡蜑家及鶴佬的漁民子弟。當時的大埔海是生氣勃勃的!除了蜑家及鶴佬漁民外,也有很多捕魚的客家農民。
村民拿着 1966年沙頭角區小滘村 的圖片(右圖)細說昔日故鄉情。
老村民:事隔半世紀未能釋懷
一位白髮蒼蒼的李老先生,每年都帶着他年輕時所拍的故鄉舊照,向其他人細說從前。從相片中的字句及言談的語氣,充分地表達出他對自己故鄉的情懷及遷離故鄉的不願意,雖事隔半世紀但他看似未能釋懷!以前是行路上山祭祖的,但後來至現在要改乘船隻去祭祖,真是變幻原是永恒的!
張浩林(民間風俗研究者,曾從事出版美術設計工作,前公營機構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