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善有為 同心同行

2019-11-04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深圳坪山區馬巒同鄉會成立周年
 
同鄉會開展學習觀光交流活動
 
  【香港商報訊】記者焦家志 通訊員王菲、彭遠維报道:正值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香港深圳坪山區馬巒同鄉會也迎來了周年大慶。一年以來,馬巒同鄉會積極發展會員、舉辦各類活動、支持家鄉建設,在同鄉會會員和家鄉之間架起了一座愛國愛港愛鄉的橋樑。記者了解到,為了發展會員,同鄉會在今年創新設立了「村代表」制度,將組織架構細化到村;為了幫扶鄉民,同鄉會為困難會員家庭籌集善款,為青年力量激發動能;為了建設家鄉,同鄉會會員積極簽訂框架協議,支持政府征拆。同根同源,忘不掉記憶里的「味道」!將同鄉會作為城市發展重要力量,是馬巒同鄉會一直的經驗和做法。正如同鄉會會長李哲明所言,為會員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為家鄉的美好未來貢獻力量,是同鄉會義不容辭的職責。
 
  創新「村代表」制度

  發展會員一個都不能少
 
  馬巒同鄉會成立一年多來,會員人數大幅增加,目前已經達到了1000多人。探究背後的絕招,不離「創新」二字。
 
  今年2月,馬巒同鄉會率先在坪山區六個同鄉會中首個建立了「村代表」制度,在社區下面的每個村(即居民小組)中設立1-2個代表。馬巒同鄉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青年委員會主任廖利玲告訴記者,「村代表」就像每個村的「群主」,所有會務、聯誼等活動,由「群主」召集落實,對同鄉會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僅半年時間,坪環社區的會員從200多個增加到了350多個。以坪環社區為榜樣,其他3個社區均在今年設立「村代表」,全面完善了同鄉會的組織架構。
 
  不僅在組織架構上創新,同鄉會舉辦的活動也充滿了創新元素,得到了廣大會員的一致好評。除了慶祝祖國改革開放40周年鄉親聯誼、2019春節聯誼等大大小小數十個鄉情活動外,今年5月18日-19日,同鄉會開展了「新時代·新平台」橫跨港珠澳大橋、共築粵港澳大灣區學習觀光交流活動,李哲明帶領理事及「村代表」骨幹成員約50人,橫跨港珠澳大橋,深入到珠海與中山開展交流學習。交流團成員表示,這次活動與時俱進,讓他們受益匪淺,學習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奮鬥拼搏的精神,今後要堅決支持同鄉會發展,為香港繁榮穩定,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創新「基因」為同鄉會的發展添翼增彩,李哲明說,要凝聚鄉親,使隊伍不斷壯大,才能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實、再做實。
 
  「關鍵」時刻伸援手

  團結鄉情一個都不能少
 
關懷慰問經濟困難的同鄉會會員
 
  馬巒同鄉會馬巒社區會員張女士不幸得了重病,巨額的治療費用及康復費用,給本已經濟困難的一家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這一消息如同池塘落石泛起的陣陣漣漪,攪動着馬巒同鄉會每一位會員的心。今年1月,李哲明組織常務副會長兼司庫賴偉權先生以及廖利玲女士前往張女士家中探訪,給予關懷並獻上慰問金。
 
  6月,同鄉會馬巒社區以及建和議事群發起了對張女士醫療救助的善款籌集,李哲明、賴偉權攜同建和小區會員親手將十四萬一千元的現金支票遞交給了張女士,這張滿載着馬巒民眾愛心及祝福的支票,不僅為張女士一家緩解了燃眉之急,更為張女士的康復帶來了希望。
 
  這樣的故事無獨有偶。去年12月,居住在天水圍丹桂村的坪環社區中興村會員鄒老從醫院康復回家,李哲明便與常務副會長陳偉、賴偉權及廖利玲女士代表同鄉會前往鄒老家中進行慰問,關心鄒老的身體狀況及家庭狀況,並叮囑老人要注意保暖、好好保重身體。
 
  「一枝一葉總關情」。李哲明表示,每一位會員都是同鄉會珍視的對象。同鄉會一直以來都深切關愛着每一位會員,向每一個困難家庭伸出援手。
 
  在幫扶困難會員之餘,同鄉會還積極發展有志青年力量,李哲明說,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同鄉會不定期開展青年聯誼活動,並邀請坪山區其它五個街道的青年會主任及骨幹成員一齊參與,互相交流學習青委工作。此外,更是激勵會員子女樹立求學求知理念,激發愛國愛港愛鄉的情懷。李哲明希望,所有會員子女都能夠學業有成,成長為國家、家鄉建設發展的生力軍,成為一股愛國愛港的青年力量。

  積極簽訂征拆協議

  建設家鄉一個都不能少
 
會員積極支持重點項目征拆工作,助力家鄉建設
 
  地鐵16號線作為坪山區重要的民生工程,牽動着全區千家萬戶的心。位於馬巒段的地鐵16號線征遷項目共需征拆建築物1.2萬平方米,需在今年3月底完成征拆工作。李哲明得知消息後,率先簽訂了房屋補償協議,還積極動員其他會員。「我跟會員們講家鄉建地鐵的好處,會員們都很支持,其中有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會員也回來簽了拆遷協議。」今年3月15日,馬巒街道在坪山區率先完成了地鐵16號線的征拆協議簽訂工作。李哲明說,家鄉變好了,才是他們真正的驕傲。
 
  今年72歲的彭叔是首個支持深圳自然博物館項目征拆的同鄉會會員,被征拆的房子位於馬巒街道彭屋居民小組老圍屋區,是當年彭叔在香港省吃儉用,努力攢錢回來建的,一家幾口人住了十多年。雖然現在被征拆很捨不得,但彭叔告訴記者,他們雖然身在異鄉,但心繫故土,希望馬巒越來越好,努力為家鄉的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20歲就赴港工作、生活的李哲明,見證這40年來家鄉的發展與變化。當時從香港到坪山,只有一條水泥路。如今,大道通衢、交通便利,地鐵也要修進坪山,使之與市區和香港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這讓李哲明更加格外地感慨和欣喜。「同鄉會要發展會員、凝聚鄉親,使隊伍不斷地壯大,才能更好協助深圳社團總會、街道辦事處完成各項工作」。李哲明告訴記者,支持家鄉建設,同鄉會應義不容辭地貢獻同宗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