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深軍」再發力 舞劇《追夢人》讓每位奮鬥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2019-11-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易小婧 通訊員張銳報道:最初聽到《追夢人》這個名字時,總導演費波坦率地說,覺得有點遠,「因為它太宏大了」。但現在回過頭來,他覺得是自己想多了。
 
 
  他回想起在敦煌時,每晚6點過後,遊客散盡,莫高窟空空的、安靜極了的樣子,伴隨他的,只有風聲,能感到自己從這個浮躁的社會「逃離「出來了,靜下來思考創作,也思考人生。提起那時創作的心境和現在正在進行的劇作有什麼相聯結的地方,費波誠摯地說:「他們都是追夢人」。「實際上追夢人表現的是一種人在生存的這個過程中,對於自己、對於明天的渴望,這個是從古到今一直存在的,不用去給它強加一個所謂時代的符號。」費波覺得這樣更能夠觸動到自己,因為這種力量本身是一種生長的東西。
 
  感動,源於夢想在心底留下的印記,共鳴,因為這是深圳人的故事,也是追夢人故事。11月21日,深圳大劇院劇場座無虛席,深圳歌劇舞劇院原創當代舞劇《追夢人》首秀在兩個小時的演出時間裏,以簡明清晰的現當代風格舞蹈敘事,展開了一幅交織在個人命運和城市發展中的深圳創業者群像畫卷。
 
  舞台上,目之所及,年輕的舞蹈演員們以靈動而充滿張力的肢體語言,展現出充滿意象的追夢人之姿;以利落線條打造出的具有現代感的舞台,在多媒體技術的加持下,交疊出時代進步的滾滾洪流;而音樂,也是舞劇中不可忽視的感官利器,時而激越,時而歡快,時而矛盾,時而輕鬆的旋律,將追夢者的心路歷程傳導至觀眾。
 
  個人命運與城市發展交織

  每位奮鬥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據介紹,舞劇《追夢人》以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歷史巨變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一群年輕人尋夢、追夢、圓夢的故事。主人公,是五位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小波、瀾姐、晶晶、阿亮、亞榮。演出伊始,他們的身影在投射着星空的半透明幕布後漸漸明晰,舒展着,張望着,如同一簇簇越燒越亮的火苗。微小卻又顯眼的他們,代表着萬千來深打拚的奮鬥者,在同一片星空下,追求同一個夢想。
 
  這是屬於奮鬥者的故事。小波、阿亮和亞榮是深夢AI公司的創始人,三人致力於開發人工智能科技;小波的妻子瀾姐始終支持着他的夢想;而阿亮的意中人晶晶在他的鼓勵下,勇於追夢創業,終成服裝設計師……他們一起攜手逐夢,迎着激情的感召,有過成功的狂喜,也直面創業的艱辛。挑戰接踵而至,分歧和彷徨在所難免,在掙扎中,一場颱風驟然而至,人與城市都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洗禮,卻也喚醒了初心,為了夢想再次攜手,奔向美好未來。
 
  在《追夢人》總導演費波看來,他是想通過整個作品,把所有人追求夢想這一瞬間的一個光彩時刻把它放大,成為作品最有力量的一個核心點。「如果能夠在這部作品傳遞給觀眾的不是所謂一個道理,而是能夠讓觀眾走出這個劇場的時候,感受到天很藍,陽光很燦爛,明天一定很美好,生活充滿渴望和期待的東西,這是我非常希望在這個作品最終能夠給觀眾的。」
 
  而導演、主演黎星則覺得,相較於歌劇、話劇等舞台藝術形式,舞劇的敘事性並不是首要目的。「通過演員肢體在空間中的佔領和表達,向觀眾傳達一些感受型的東西。」這是黎星眼中舞劇的獨特魅力所在。舞台藝術並非高冷在上,在創編過程中,深圳歌劇舞劇院的主創團隊將故事與人物相結合,並在編舞中將情感進行外放型抒發,而敘事性的內容則通過符號性、象徵性的簡明方式進行表達。
 
  本劇編劇是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教授、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和文華編導獎獲得者許銳。他表示,舞劇中的人物和情感都非常質樸,但卻擁有讓人看得見摸得着的溫度。而這,也需要舞台用「做減法」的方式,以乾淨純粹的視覺環境予以烘托。
 
  隨着舞台布景的變換挪移,城市發展的面貌和個人命運選擇交織在一起,群舞帶出的氣勢,主演配合出小品式的情景趣味,奮鬥之美,人情之美,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嚮往躍然於舞台。
 
  《追夢人》彰顯深圳文藝院團改革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舞劇《追夢人》中,群舞在劇中承擔了非常重的分量。據深圳歌劇舞劇院院長劉興范介紹,擔任群舞的是一群平均年齡22歲的青年舞者,他們剛剛走出校園不久,臉上充滿朝氣,柔軟而有力的舞步將舞台踏出響亮的足音。此外,主演團隊也十分驚艷。特邀主演、著名青年舞蹈演員、文華獎和五一個工程獎獲得者黎星、李艷超,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著名青年舞蹈演員、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浙江衛視《中國好舞蹈》全國總決賽亞軍張婭姝,深圳歌劇舞劇院主要演員、文華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於建偉,深圳歌劇舞劇院青年舞者馮浩然等,均在劇中有令人驚喜的表現。
 
  秉持着這樣的文化自覺,深圳歌劇舞劇院以「深圳速度」在短時間內闖出了一條發展之路。深圳歌劇舞劇院院長劉興范告訴記者,深圳歌劇舞劇院的目標是打造「中國氣派、現代風格、國際視野」的歌劇舞劇院。他說,對於新興院團而言,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付出非同尋常的努力。創排高品質的歌劇舞劇作品,在當代語境下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拼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追夢人》正是深圳歌劇舞劇院在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文藝院團道路上邁出的堅定一步。
 
  打造「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
 
  在深圳文藝界,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深圳現象」:每逢祖國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深圳總能推出有質量、有口碑的作品。而作為深圳歌劇舞劇院成立以來的首部大戲,舞劇《追夢人》既是落實深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傾力打造的獻禮劇目,也是呈現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壯闊歷程和豐碩成果的大型舞台作品。「做一部,成一部」,是深圳文藝屆打造「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的文化自覺和高追求。
 
  院團的快速發展,同樣離不開市委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親自主持市委常委會和市委深改組會議審議研究文藝院團改革方案,市長陳如桂專程赴深圳歌劇舞劇院現場調研,對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給予悉心指導支持。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副市長吳以環多次召開院團改革的專題會議,多次到院團現場調研、座談,在院團文藝精品的開排和演出活動中,也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聽到他們的暖心鼓勵。而這,更堅定了院團和藝術家們迎難而上的勇氣與信心。
 
  共鳴的觸發,源於作品的精神內核,源於文化體制改革的開花結果。舞劇《追夢人》不僅濃縮了深圳40年的奮鬥歷史,也投射出新時代奮鬥者的前行之姿。台前幕後、台上台下,處處何嘗不是「追夢人」的身影。而這,是舞劇《追夢人》對深圳文化、深圳人民和深圳未來最美好的祝願,也是深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征程中的文化自覺和使命擔當。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