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於11月30日在廣州塔舉辦。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裕勇、朱樺、林麗青報道:2019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於11月30日在廣州塔舉辦,為廣州海珠區構建大灣區人才島助力。據悉,正在構建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海珠琵洲片區,未來經濟可期,人才需求龐大。預計到2035年,琶洲地區將創造超過1.2萬億元產值,集聚超過80萬高端就業人口,建成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海珠「逆生長」大家要充滿信心
海珠區委書記馬正勇
在當天舉行的2019琶洲產業協同創新發展論壇上,海珠區推介了其發展機遇、投資環境和人才政策,希望海內外人才搶抓機遇,深化與廣州市和海珠區的交流合作,加大在穗投資布局,扎根於此創新創業。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活力海珠,擁抱灣區。」海珠區委書記馬正勇表示,只有抓住「灣區」機遇,才能讓海珠區保持「活力」。他分析稱,要讓海珠保持活力,背後只有一個答案,保持海珠持續對人才的吸引力。要實現對人的吸引力,關鍵還是在於工作機會。「企業願意來海珠,企業所能吸引的人就願意來」。
據悉,目前海珠區的琶洲,產業集聚度進一步凸顯,在阿里、騰訊等龍頭企業帶動下,「三新」產業(新能源、新零售、新造車)、央企巨頭、科技金融、專業服務業等加速集聚,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產業發揮「磁吸」效應。
在琶洲片區15平方公里範圍內,正在建設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馬正勇預計,到2025年,這裏將吸引超過20萬20歲-30歲的人才。
只有使海珠的建築更年輕,產業形態更年輕,人口結構更年輕,才能實現海珠的「逆生長」。馬正勇希望大家對海珠區充滿信心,他展望海珠區會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保持中高速增長,而且是高質量發展。
海珠區區長李海洲
宜業宜居宜遊寶地
在論壇上,海珠區區長李海洲向企業界代表推介了海珠的投資環境,認為海珠是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寶地。
作為大灣區中宜居宜遊的海珠,這里素有「海上明珠」的美譽,不僅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遺蹟、名人故居眾多,還擁有廣州市三大名片:廣州塔、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海珠濕地。在廣州市面向2035年城市總體規劃中,海珠區全境納入主城核心區,區位優勢更加彰顯。
海珠更是一片釋放活力的創新創業熱土。李海洲介紹說,海珠堅持創新引領發展,重點打造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下稱「琶洲試驗區」)、中大國際創新谷、海珠創新灣三大創新發展平台,高端高質高新產業聚焦,海珠區正逐步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今年前三季度,海珠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猛,增長54.2%,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了打造成為一個合作共贏的價值投資的首選地,海珠區更對標最高、最好、最優,採取更有力度、更有溫度的舉措,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在海珠區找到機遇、找到歸屬、找到實惠。
目前,海珠正聚焦數字經濟,以人才為第一動力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力爭為廣州市加快構築具有高度競爭力、輻射力、引領力的全球創新人才戰略高地,提供海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成立廣州首個數字經濟產業聯合會
在當天的論壇上,由阿里巴巴、騰訊、廣東今日頭條、唯品會等27家數字經濟企業聯合發起成立「創新島」數字經濟產業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這是廣州市尤其是海珠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等創新型產業的必然需求,是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促進產業交流合作的必然選擇,更是數字經濟、人才深度交流的共同心願。
論壇舉辦期間,在智聯招聘舉行的「共生職場·效能制勝」2019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上,廣州市海珠區獲得「2019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區域)獎」。該獎項根據區域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三個維度上的綜合分數排名評選。海珠區得獎,主要得益於近年來大力推動招商引資、引智引才「雙招雙引」工程,優先保障人才「衣食住行」的貼心舉措。
樊綱:中國要給創業者試錯的機會
在11月30日舉行的2019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上,800多名來自政、商、產、學、研的人力資本相關領域重要嘉賓出席了論壇,圍繞目前經濟挑戰和機遇、商業與管理變革、大灣區人才趨勢等主題,共謀人力資本管理新未來和投資廣州新布局。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
在主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招商銀行原董事長秦曉、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寧向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等圍繞「不確定經濟下的挑戰和機遇」先後作主題發言。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在「貿易戰與全球就業結構改變」主題演講中指出,通過改革開放,發達國家的知識和人才外溢到中國來。入世後的中國不再滿足於資源密集型產業,在後發優勢上持續發力,在科技等領域進行追趕,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就業產生了衝擊和影響。樊綱指出,目前中國進入了新的階段,需要繼續學習,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研發力度,這就涉及人才問題。樊綱認為,中國需要看到創新上的差異,除了在教育上加大投入,知識產權激勵機制的形成,允許試錯允許失敗的文化氛圍的培養尤為重要。他建議中國在形成城市經濟帶解決人才住房問題的同時,創造激勵創新創業的好機制,讓千百萬人的創業夢想有試錯的機會。
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在主題演講中以深圳人口增長率與創新的相關性為例,指出人口流動和人均聚集對經濟增長、創新及解決貧困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人為地限制人口流動和大城市發展,不僅對經濟增長不利,對創新不利,也不利於解決農村貧困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出路在城市,而非農村。」張維迎認為,中國體制改革必須進一步放鬆對人口流動的限制,對城市擴張的限制。「任何逆城市化的政策,都會加劇農村貧困化。」
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高曉松、國際知名管理諮詢大師拉姆·查蘭等圍繞「共生時代下的商業與管理變革」先後作主題發言;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深圳市原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唐傑,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都陽,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改革辦公室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尚鳴,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等圍繞「不確定經濟下中國發展源動力」開展圓桌論壇;安踏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首席人力官熊凌、威馬汽車合夥人宋潔、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袁剛、獵豹移動人力資源副總裁張莉、喜馬拉雅人力資源副總裁張磊、阿里巴巴人力資源部資深總監楊舒、智聯招聘CEO郭盛等圍繞「共生時代下的組織新生態」開展圓桌論壇。
廣州加快打造千億產值人力資源服務業
廣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世彤在主論壇上致辭時,介紹廣州人才發展環境和人才工作重點,並推介「廣聚英才計劃」。
廣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世彤
記者了解到,廣州正緊扣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目標,大力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致力於打造全球創新人才戰略高地。目前正重點加快人力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努力構建區域人力資源服務與配置中心。
「廣聚英才計劃」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出台的首個城市人才發展戰略性文件,一是優化提升廣州市產業領軍人才「1+4」政策、高層次人才支持政策、人才綠卡制度、嶺南英傑工程;二是創新實施「人才舉薦制」「人才投」「人才貸」「人才保」等系列新舉措;三是創新實施人力資源產業發展引導機制,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集聚一批綜合實力強、專業化程度高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高標準實施人力資源服務獎勵制度,每年激勵一批創新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領軍人才和創新項目。該計劃提出,力爭5年內廣州地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達到2000家,人力資源服務產值規模達到1000億元。
目前,「廣聚英才計劃」近30份配套政策正陸續出台,各區人才政策也隨之進行優化調整升級。如海珠區開創性地出台了「海珠創新島十八條」政策,全方位覆蓋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的住房、子女教育、醫療、交通等需求。隨着廣州人才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正加速流入廣州,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海珠成立廣州首個數字經濟產業聯合會
主論壇發言嘉賓們表示,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廣州的宜業、宜商、宜居環境為大家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廣州「廣聚英才計劃」和海珠「群賢畢集,共贏未來」等人才品牌極具吸引力。嘉賓們表示,將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搶灘廣州,共贏發展,通過持續加大人力資本布局,助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
廣聚英才智匯灣區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廣聚英才,智匯灣區」——人力資源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流動管理處處長張英智就廣州市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創新發展辦法進行政策解讀。張英智透露,為吸引更多人才到廣州發展,除了在年齡方面放寬之外,廣州還在人才引進上做到全流程網上審批。
由本報組織的港澳媒體採訪團參加2019 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
目前,廣州正大力推進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區建設與發展。張英智介紹稱,人社部2018年批准廣州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名稱定為「中國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規劃為「一江兩岸、雙核驅動、多點支撐」,圍繞廣州珠江兩岸打造人力資源服務業商圈,以天河人才港和琶洲互聯網創新人才集聚區為雙核,番禺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服務園區、廣州開發區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園區、南沙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越秀現代服務業人才服務園區、花都臨空產業人才服務園區為多點支撐。據他透露,該人力資源產業園計劃3年內產值過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