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依然怀念《大明宫词》?

2019-12-20
来源:凤凰网读书

  “太平公主偷跑出宫,逛到长安夜市。人群中,她掀开了一具昆仑奴面具,看到了薛绍。

  这是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薛绍初遇的情景。就在近日,薛绍之墓被发掘,引得一众路人又怀想起了当年观剧时的种种心动与痴迷。

  二十年过去了,为什么依然有人记得这么一部电视剧,依然愿意不断回味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时光记忆?它为何如此动人?如今的国产电视剧又为何难以超越它所创下的成就?

  文 | yuyu

  01 / 电视剧的精致样板,电视辉煌时代的产物

  薛绍墓的发现让人们又怀念起了《大明宫词》中的经典片段:周迅饰演的小太平在上元灯节揭开了薛绍的面具,一见难忘,从此开始了爱恨交织的关系。这当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可这段关系所带来的浪漫爱情和纠葛欲望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刻也因此定格在中国的影视剧史上。

  随着前些年陆续发掘了安乐公主墓志、武三思墓石、李重俊墓、上官婉儿墓。至此,网友戏称:除了太平公主和韦皇后,《大明宫词》中主要人物的墓葬均已被发现。

  《大明宫词》是中国荧屏上难得一见的佳作,因服装精美、台词华丽、情节传奇广受好评,被拥趸封为“神剧”。该剧以武则天和太平公主这对唐代历史上的传奇帝王母女为主角,薛绍则是两人关系的一个重要关键人。时至今日,在B站、爱奇艺等网站上,这部已经无法提供高清介质的作品热度却依然不减。

  《大明宫词》放在今天似乎颇有一些不接地气,制作者将大量的心思花费在对风格的营造上,其台词语言过于诗化,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故事虽然有奇情等商业元素,但推进缓慢,叙事留白很多,对普通观众不够友好,设立了一个观看的门槛。

  高度的形式感是《大明宫词》独树一帜的地方,由于导演李少红属于第五代,这部作品也体现了第五代导演整体的形式主义倾向。该剧一反当时国产剧普遍的粗制滥造,用电影的手法制作电视剧,提高了作品的美学价值。

  当年的李少红与周迅

  如果说,一般的影视剧都是以叙事作为绝对中心的,而这部剧则处理了大量的闲笔,拍摄了不少空镜和具有很强表意功能的镜头用来表达人物的内心和烘托氛围。《大明宫词》是写意而非写实的,它不还原历史,而是极力在形式上将唐代的诗意和华丽表现出来。人物形象其实并不符合历史描述,但配合叶锦添的服装设计,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

  在当年,这种欧化的宫廷剧居然也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接受,甚至有人评价其散文化的语言,和大段大段的旁白都很精彩,能间接提高观众的品位。应该说,这部剧放在今天依然具有前卫性。

  《大明宫词》不仅在视觉上很具有形式感,结构上也是如此,可以说,这是一部戏剧感很强烈的作品。故事以太平的视角展开,以老年的她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和总结为叙事方法。因此在故事的推进中会产生一些间离效果,甚至会阻碍观众对剧情的沉浸感受。可以这么说,《大明宫词》所做的就是一定程度上挑战观众,甚至引领观众,一扫当时僵化的电视美学。

  太平公主和薛绍

  这部剧有着清晰的定位,显然这是一部拍给都市观众,甚至是城市中产观看的文化产品。彼时,城市化的进程非常迅速,这让大家在内心深处渴望更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加之整个文化界和知识界的右转,对西方化的风格有着特殊的热情。中国的电视行业也正进入一个快速兴盛的时期,对创作的宽容度很高。综合各种因素,《大明宫词》就应运而生了。

  可以这么说,2000年前后是中国电视剧最好的年代,也正是中国电影最差的时代,当时电影院相继倒闭,大众文化在那些年迅速崛起。以《大明宫词》为代表的电视剧作品所点燃的怀旧情绪实际上也是对时代的怀念。当国产剧从精致严肃到越发低幼和反智;当我们看剧的方式从守着电视机到不耐烦地倍速观看;当短视频替代了深度阅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怀念那个属于经典的最后辉煌。

  02/ 残酷历史的当代书写,历史人物的浪漫想象

  薛绍在唐代历史上本是个小人物,在史书上并未留下太多笔墨,但是因为二十年前的一部电视剧,这个人物(由台湾演员赵文瑄饰演)就在大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薛绍也成为一代少女的梦中情人。

  成为一代少女的梦中情人的薛绍

  历史上,薛绍和太平公主的确度过了七年相对幸福和平稳的婚姻生活,可是他的死亡与这段婚姻也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卷入武则天和李唐王朝的政治斗争,薛绍被投入大牢活活饿死。而太平公主此后则登上了中唐宫廷的政治中心,只有通过修墓来怀念这位前夫。

  历史的真相是残酷的,但我们总是容易对历史人物抱有浪漫想象。回头来看,我们之所以念念不忘《大明宫词》,除了这部作品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品相,引领了国产电视剧的制作水准,或许也因为这部剧给予了一个我们想象历史人物绝佳的入口。

  中国文化向来有治史的传统,历史剧可以被看做是提供给了大众窥看和评论历史的入口。我们对历史的想象和评论,对阴谋和浪漫的幻想都可以被投射进历史剧营造的世界里。尽管《大明宫词》是一部披着莎翁外壳的中国宫廷剧,但还是可以从中解读出一种当代性。

  改革开放之后,看电视成为人们颇为时尚的精神消费。1981年,王扶林导演完成了第一部内地长篇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初剪版本为10集,后剪成9集在春节播出,掀起极大反响,它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敌营十八年

  《敌营十八年》从文化角度讲也意义重大,首次出现了“捉奸在床”“香艳女特务”等情节和形象,一改正统的革命叙事,普通观众第一次在由官方主导的电视台上看到对革命的娱乐化的再现。

  此后,中国电视上的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空前繁荣,人们通过一系列对历史戏说和改编的电视剧,满足了一种得以曲折参与历史的愿望,也表达了对主流历史书写的厌倦。事实上,不仅是影视剧,在当时,通俗历史类书籍的销售也非常火爆,人们对探索历史真相的热情可谓高涨。

  当然,专业的历史研究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的,对于大众来说,对历史的兴趣更像是一种狂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书写历史的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现在,每个人都获得了通过影视作品来讨论和窥看历史的权力。甚至,一些对残酷历史的浪漫书写因为将历史真实某种程度的“庸俗化”,使得学习历史的门槛大大降低,也极大地吸引了观众对历史剧的热情。

  在众多的历史剧中,对唐代历史的表现是非常丰富的。其中,1992年的《唐明皇》,1994年的《唐太宗李世民》,1995年的《武则天》,1997年的《法门寺猜想》等都引发了巨大的讨论。今天看来,唐代这个空前繁盛的历史时期给予了中国人对盛世的期待。

  1995年的《武则天》

  《大明宫词》的故事框架依然是一个盛世故事,故事的背景放在唐代两大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一段历史,以最富传奇色彩的女皇和她的女儿为主人公,这极大的满足了大众对历史宫闱的想象。在这个故事框架中一切刺激观众的当代元素都可以贯穿其中,阴谋、性、暴力和爱情等商业嫁接在真实历史人物身上,加上偶像演员魅力的加持,共同完成了对历史的当代书写。

  03/ 千禧时代的精神,女性的情欲和野心

  有唐一代,为中国贡献了繁盛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女性地位最高的时代。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一旦女性具有了购买力和话语权,表现女性题材的历史剧也多了起来。除了前文提及的《武则天》,历史上但凡有留有姓名的女性故事都多多少少进行了影视剧的改编。

  作为一部以爱情为核心,历史阴谋为陪衬的电视剧,《大明宫词》主要受众还是女性,可是主要叙事已经完全从爱情至上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将武则天、太平公主这对历史上的“野心家”母女注入了颇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血肉。

  武则天

  这部作品提供了一个认可和赞美女性欲望的文本,剧里真正让人难忘的都是女性角色,不论是武则天或者太平公主,甚至是配角,她们的形象之所以被广泛认同,与2000年后的社会情绪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么说,独特的《大明宫词》之所以出现,那是因为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2000年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拐点,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意味着进入新世纪,还意味着和世界的接轨。那之后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整体进程的中坚力量。加入WTO,成功申办奥运会等一系列的举措都让这个国家处在昂扬的势头中。在种种快速的发展和变化中,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女性对自身的期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不再局限于家庭之中,也不满足于仅仅成为贤妻良母,社会给予了女性更多发挥的空间。

  导演李少红是第五代导演中特殊的一位,她早年的《血色清晨》《红粉》等电影都聚焦和关注女性,而到了《大明宫词》,李少红依然将女性的命运置于作品的中心。她曾表示:最初选的剧本是小说《太平公主》,是写太平公主一个人的,后来改成了两个女人的戏,戏的重点是女人的感情和权力之间的矛盾。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是一对母女,她们既是女人,对感情有强烈的渴求,又是权力的中心。

  武则天和太平公主

  太平是这个戏的叙述中心,作者将她设计成为感情活着的人,武则天则是因为权力而牺牲情感,她们形成强烈的矛盾。武则天一心一意想把女儿培养成纯粹的女人,未料想太平公主的个性和自己如出一辙,到头来成为自己权力和情感上最难对付的冤家对头。

  干净而凌冽的女性情欲是这部作品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甚至可以这么说,《大明宫词》对女性情欲的展现是赤裸的。“年老色衰”的武则天在剧中拥有数段感情,她不但对丈夫不忠,对情人也没有所谓浪漫爱情。她不顾身份迷恋着张易之等美貌,在情欲和理智之间挣扎,这些都对主流叙事进行了挑战。甚至,武则天的丰富性超越了故事的主角太平公主,她强烈的权欲和情欲相辅相成,她的纠结和不安以及生命最后时刻对权力的反思,都让这个角色具有多元的解读空间。这样一个老年妇女的形象是今天的影视作品里绝无仅有的。

  少女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的形象善良单纯,她被动地卷入了血雨腥风。但她对薛绍和张易之的迷恋也都不单纯是纯爱,而是有着浓烈的情欲作为支撑的。而且,她不甘于成为男性的观看对象,当她发现张易之不是薛绍的替代品,而是利用自己时,果断地斩断了情愫。太平在各种情欲的考验中纠结,她和身边的几个男人的关系,今天看来都很值得玩味,太平的身上体现了一个现代女性的觉醒之路。

  成年后的太平公主

  《大明宫词》里,女儿和母亲争抢一个男人,侄子爱慕姑母等桥段依次出现,这些今天看上去有些“狗血”的剧情在当时都可以被看做是对欲望的合理化。事实上,该剧是以绝对的女性视角展开的,男性处于一个被观看的位置。

  历史的书写者由男性变成了女性,太平一直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她最后对权力的拒绝也将这部作品的精神性进行了升华。在这个意义上,《大明宫词》的先锋性至今鲜有中国的影视剧可以超越。

  《大明宫词》最大的创举在于它十分大胆地重构了女性的价值,解构了“母爱”的绝对意义,提供了武则天和太平是一对“非典型性”的母女形象,这是值得被文化史记录的。可惜,在如今的国产电视剧里,我们再也看不到这种充满了欲望和野心的正面女性形象了。这或许代表了某种精神的滑落,或许也是为何我们如此怀念这部20年前的作品的原因。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