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商會創會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員陳丹丹
【香港商報网訊】正在出席廣東政協會議的香港中國商會創會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員陳丹丹14日表示,聽完廣東省長馬興瑞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廣東省在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感到高興,廣東GDP超過了10萬億,成為中國第一個地區GDP突破10萬億的省份。同時,廣東的長足發展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加快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依託推動作用。
陳丹丹表示,在報告中,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廣東的重中之重。報告也指出要出台養老服務若干措施,加快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設施建設,讓人很受鼓舞。她今年帶來的一份提案就是《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共建共用養老服務業》,希望大灣區三地的政府和專業機構攜手,培養更多應用於養老服務業領域的專業人才,以緩和越來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陳丹丹說,廣東省政協主席王榮的報告裡提到“我省90%以上老人選擇居家和社區養老,但服務問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養老服務產業將來必定是大灣區創造新的增長點、容納更多就業人口的重要產業。大灣區尤其是粵港兩地的政府和相關聯的專業機構,可以在這方面積極作為,既把香港在養老服務方面的專業護理經驗推廣開來,又可以為香港的中、青年人拓展更多來灣區就業的機會,從而把香港的深層次社會問題放在大灣區這個大家庭中通盤解決。
陳丹丹表示,社會經濟發展和醫療科技進步令人均壽命延長,“銀髮族”佔人口比例愈來愈高。作為中國經濟最富庶的板塊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全面進入老齡化時代。據統計,廣東60歲以上人口達到1440萬,其中有90%老人選擇居家養老。香港作為全球預期壽命最長的地區之一,過往傳統社會養兒防老的觀念,隨著經濟形態轉變、少子化、子女移居外地生活等因素而遭遇較大的衝擊。粵港澳如何攜手解決灣區養老問題,已成為目前相當迫切的一項重大民生議題。
我們分析粵港澳大灣區養老服務業的合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就會發現,粵港澳大灣區養老服務業現在有四種合作模式:“管理輸出”,由港澳管理團隊指導在粵養老機構建設,對養老管理人才進行培訓,廣州市老人院與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的合作是其中一個典型;“公建民營”,廣東利用毗鄰港澳和CEPA政策優勢,引入港澳養老服務機構,已形成“廣東公建+港澳民營”方式;“直接投資”,根據廣東省民政廳的數據,截至2018年7月,已有3家香港服務機構和2名香港居民以獨資或合資合作形式在大灣區內興辦5所養老機構,共提供養老床位2003張;“政府協議”,《粵澳合作框架協議》與《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以來,三地政府在養老及醫療衛生等社會民生領域的探索、合作和交流不斷加強。
但當下,大灣區養老服務業在深度合作方面,因管理制度、法律體系、醫療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問題,仍存在較大的合作難點。因法律體系與行業標準不同,養老專業服務人才和機構間的合作存在對接障礙;因為養老機構間的溝通機制未能建立,三地醫療保障體系無法接軌,跨境繳費、跨境報銷和跨境轉診政策難以真正落實;社會福利保障管理體系與資金構成不同,三地在養老與醫療保險的合作管理上,存在支結算支付等手續上的問題。
近年來,廣東已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鼓勵港澳服務提供者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在粵開辦養老機構,在市場准入、土地供應、稅費減免等方面與內地機構享受同等政策。2019年1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中明確提出,深化粵港澳養老服務合作,加強粵港澳在養老服務人才、資金、項目、標準化等方面的合作。支持港澳服務提供者在廣東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興辦養老機構,同等享受境內民辦養老機構待遇。推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養老服務標準聯盟,加強粵港澳三地養老服務人才交流互訪和培訓。
陳丹丹表示,她在是次提案中亦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共建共用養老服務業的幾條解決思路和建議。
第一,創新養老服務業的合作模式,從政府主體向多方主體參與合作的共建共用模式。三地的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已佈局養老產業的金融機構)、社會組織(如提供養老護理服務的社工組織)、具備專業技術技能的養老專業人才以及公眾,應積極提供專家指導意見、成熟的運作經驗、專業服務以及公眾意見。
第二,創新社保制度與養老服務資源的合作模式,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養老資訊大數據共用平台。建立專門的大灣區養老服務業合作協調專項小組,加速推動三地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方面的資質互任、資料共用。
第三,創新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標準。香港的養老服務業資質水準與國際接軌,領先於灣區城市,可由香港牽頭,三地政府制定養老服務行業從業人員資質評價標準。可在大灣區選址建立專門的培訓基地,以香港的醫療護理專業經驗,和養老機構的運營管理經驗,以及廣東的中醫保養護理經驗為基礎,設立通行灣區的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資格評價標準,解決三地之間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相互流動交流障礙。
第四,引入社會資本設立合作基金。灣區養老服務行業的前景巨大,可探討三地攜手成立專門的灣區管理機構,引入民間資本進入,設立大灣區養老服務合作基金。一方面,用來投資建設完備的養老服務業機構;另一方面,集中資本優勢,開發養老服務業相關高技術產品,培育強大的灣區養老服務業,在服務灣區養老需求的同時,佈局佔領全球養老服務行業大市場。
陳丹丹表示,馬興瑞省長在14日上午的報告中強調,穩就業是今年廣東工作的重中之中,養老服務也不僅是保障社會民生的重要工作,也能提供非常多的就業崗位。去年因一場“修例風波”,香港出現了曠日持久的街頭暴力和社會動盪,“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遭遇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這場風波充分暴露出香港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凸顯香港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三年前由香港中國商會與多家海外華人華僑商協會成立的紫荊谷青年創新創業中心,與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12內地一流高校,聯合培養了超過4000名香港青年及中小型企業負責人。這一項目的初衷是促進香港青年人心回歸,希望通過在內地大學學習培訓期間,熟悉國家、瞭解國情,並在學習生活之餘,通過積極社交,逐漸增強對國家的認同,主動融入國家的發展之中。三年多的經驗也讓我意識到,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因為創業不但需要激情、熱情、專長,也需要較多的投入和能承受屢屢失敗帶來的錘煉。相比之下,通過鼓勵促進更多香港青年人到內地就業,效果會來得更快更直接。
陳丹丹希望通過促進香港和廣東在養老服務業上加強合作,把香港在專業醫療護理方面的優勢資源和豐富經驗拓展到大灣區來,推動大灣區養老服務業共建共用,共同做大做強整個養老服務產業,同時為粵港兩地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幫助香港解決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提高廣東和整個灣區的社會發展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