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冬时,人们普遍难以想象澳大利亚在忍受的煎熬。
炙热的山火烧毁了超过590万公顷土地,也燃尽了当地居民最后的耐性。他们和林里的被肆虐的草木一样,暴露在焦红的天空下和呛鼻的烟霾里。
澳洲这场山火,早在去年9月就埋下了灾难的种子,但直到有4.8亿只野生动物被预估因此死亡, 人们才意识到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都处于一种魔幻的催化和默然无声的崩塌中。
一场大火,或将澳大利亚“国宝”变为濒危物种。/pixabay
更为荒谬的是,在这个非常时期,南澳大利亚州一位原住民领导还下达命令,让一批专业的射击手乘坐直升机射杀1万只野生骆驼,原因是它们“喝了太多水”。
林火是自然灾害没错。wildfire一词,在外国语境中还有喷火器的含义,人类轻易难以控制, 像人工降雨这类人为的“小技巧”,在大自然面前无疑杯水车薪。
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能把这场山火与澳大利亚的气候政策挂钩,但可以看见的一点是,这无端提前的林火季和逐年失控的极端气候,都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四伏。
这最终会导致我们的城市被反噬。澳大利亚各大城市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堪培拉的民众甚至抱怨“即使在屋里的能见度都很差”。
看不见的城市:55个古老寓言
尽管人类一直渴望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在经营这种共生关系上总是失策,把城市打理成硬邦邦的钢铁丛林。
卡尔维诺认为,我们迎来了一个“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他曾说,过于巨大的城市的危机是自然危机的另一面,而巨大的技术体系的脆弱,有可能制造连锁故障,使各个大都市整体瘫痪。
这铸成了现代城市的集体困境。可是城市本质上是吸纳每个人的汗水、人生和回忆的地方,应该是最柔软的,并有生命的,与自然没有相悖的理由。
在《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卡尔维诺展示了55个他幻想中的美好城市样本。
比如塔马拉这座城市,人在树木与石头之间一连数日行走,“ 沙上的足迹说明曾有老虎经过,一片沼泽说明有一脉水流相通,木芙蓉花意味着冬季的结束”,听起来就是隐藏在森林中的奇妙都城。
阿尔米拉城则是受水泽仙女和水神统辖的水系王国,她们随着众多的喷泉水柱跃到地上来,“找到新的镜面,新的游戏,新的享受水的乐趣的方式”。
还有悬在半空的“蛛网之城”奥塔维亚,用绳索、铁链、吊桥连接在两座陡峭的高山之间,网下吊着麻袋似的房子、小艇似的凉台、盆栽的下垂植物。 虽然悬在深渊之上,但这里的居民却心境“轻盈”,融入在世界本来的轮廓中,并没有感到不安。
这是一段虚构的马可·波罗向鞑靼人的皇帝忽必烈汗所作的旅行汇报。尽管背景架设的很遥远,但是仍可以看到卡尔维诺的现代城市观。
他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想象,像是一些古老的寓言,形式丰富多样,但又是与自然万物融洽得当,因此奇幻得来又没有任何的违和与费解。
他给这一辑小书下过一个定义,说是“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城市是一个地理上的虚拟概念,但他认为这些城市纵然是虚拟的,也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符号的整体。
奇葩建筑:无法遏止的精神污染
卡尔维诺在书中仿佛是一个喝醉的人,借马可·波罗之口,说着醉醺醺的梦话。但他对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批判如同预言,我们的领地,正在逐步走向失魂落魄。
在快速崛起的现代化都市中,无数手握土地使用权的人,以安居乐业之名,建设着糟糕的居住空间。
2019年12月,第十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榜单出炉,人们惊讶发现, 比起整齐划一的黑白灰的宋体牌匾、了无生趣的千城一面、像被猫扯乱的毛线球一样的道路规划,更糟糕的是各地建筑在比拼如何丑得五花八门。
重庆来福士广场以“野蛮践踏重庆历史文脉,粗暴破坏山城环境尺度”登上榜首。它所落址的朝天门码头,历史上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却因为这个广场割裂了重庆核心区最美的天际线。
重庆来福士广场获评2019中国十大丑陋建筑/图虫创意
还有安徽芜湖的长江之歌,就是典型的“拜金式建筑”,以“群体形象单调,价值取向媚俗,对城市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上榜,其金灿灿的配色和奇葩的造型让人不忍直视,与芜湖这个江东名邑的历史背景格格不入。
外国的奇葩建筑也不在少数。位于英国伦敦一座37层高的摩天大楼,因其独特的弧线被称为“对讲机大楼”。 其玻璃幕墙由凹面镜制成,会把阳光聚焦并反射到街上,曾经热熔过楼下的汽车外层和自行车仪表盘。路人经过要用手遮挡,更有人现场表演起煎鸡蛋。
可见,我们对一个城市的理解和设想,奠定了当中的人如何生活。但是很多虚有其表的现代建筑,连人性关怀都做不到。
不少摩天大楼的镜面反射十分严重。/pixabay
评价一个居住环境的好坏,已经不能仅从一个楼体或设计的美丑去断定。比如2019年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榜单, 考虑的不只是体态是否怪异低俗,还会考虑到与周边自然条件是否和谐、是否盲目仿生,或刻意象征和隐喻。
城市对于身处其中的当地人而言,是每天清晨起来第一眼看到的世界,也是下班回家时能抚慰心灵的风景。而不好的建筑,既破坏了人与周遭自然的关系,长期下来还会给居民带来精神污染。
少数派:五个理想城市的践行
2019年10月,福布斯发布了“全球具有发展潜力的五大生态人居城市”。 它们与上述为了凸显“个性”的设计不同,但可能是最接近卡尔维诺的五种理想城市类型。
位于加拿大西岸的温哥华,面对近年来人口迅速增长、汽车导向的城市蔓延和资源严重消耗,制定了“最绿城市规划”,依托多样的海岸线资源建立开放空间体系,包含230个城市公园、18km的公共沙滩、22km连续的慢行海堤和多处社区绿地。
哥本哈根连续两年拿下欧洲智慧城市第一把交椅。十几年前,它的海港污染还比较严重,将近100条泄洪水道向海港倾泻污水,经过数年的治理,如今成为全球居领导地位的绿色城市,预计在2025年,还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代表城市。
位于马来西亚的绿色之城“森林城市”,也给未来城市提供了一个可行蓝本。 它推行分层立体交通理念,把人居生活和车辆通行的空间分层隔离,同时还在全城搭建垂直绿墙、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系统,营造一幅共同呼吸的“垂直森林”景观,整体绿化超过100万平米。
森林城市向我们展现了,城市建设不一定要是破坏者,也可以是自然保护的先行者。它的建设者还与当地大学合作,致力于海草保护,为濒危物种如儒艮、海龟和海马提供庇护所。
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堪称节能减排的城市先锋。当地人热爱大自然,爱骑自行车,市中心就允许自行车免费借用该市My CiTi快速巴士专用车道,这样人们无需开车也能方便抵达市区各处。
巴西库里提巴,就是交通一体化的先行者。库里提巴出行主要依靠导向型、隔离式的快速公交汽车体系,很多当地居民都放弃使用了私家汽车。在这些政策作用下,库里提巴的燃油消耗仅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其污染程度也远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
这五个城市的努力,正在改变人类生存环境的面貌。 但这毕竟是属于少数,数据显示,尽管城市只占地球表面的2%,每年却要消耗掉地球75%的资源。
打造会呼吸的城市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图虫创意
人类需要与这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共生共存,并正视各种失控的“城市病”,否则早晚会让我们的地球危在旦夕。
澳洲的山火还不能预测什么时候能结束。但若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持续失衡,现代的悲剧还会一再重演,正如马可·波罗告诫忽必烈汗的话:
“陛下,只要你做一个手势,就会筑起一座完美无瑕的独一无二的城市,然而我得去收集其他那些为让位于她而消失了的城市的灰烬,那些城市既不可能重建,也不会被人记起。
只有当你辨认出任何宝石都无法补偿的不幸的废墟时,你才会准确计算出最后的金刚石该有多少重量,才不会在开始时估计失误。”
《看不见的城市》,卡尔维诺,译林出版社
《项目研究:全球具有发展潜力的五大生态人居城市》,福布斯,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