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重慶一名市民前幾天在家中品嚐火鍋外賣。疫情防控期間,重慶一些火鍋企業為消費者提供了零接觸火鍋外賣配送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和網絡平台點餐,商家在菜品採購、加工、配送等環節也採取了消毒、防護等措施。中新社
【香港商報網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內地採取延期復工復學策略,市民大多留在家中,避免聚集感染。非常時期下,餐飲、零售、教育等行業遭受打擊,為緩解困境,各行業轉戰線上,網絡「宅經濟」發酵。不少商場開啟「雲購物」模式,以「網上店舖」、「專屬二維碼」等提供選購服務,有商場還開通「抖音直播間」。另外,不少餐廳迅速加入餐飲外賣平台。香港商報記者 范曉昱
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衝擊最大,在消費者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企業生存面臨考驗,該如何轉變業務模式,渡過寒冬?
春節本是餐飲業大作戰、搶佔商機的日子,很多餐廳都提前訂入大量新鮮食材,但因疫情態勢發展突然,從年三十開始,大部分城市為控制疫情傳播和防止人群聚集,限制商店營業,而且不少市民選擇在家居自我隔離,大量消費者取消預訂好的年夜飯、團宴等,餐廳生意慘淡甚至停業。
內地餐飲巨頭之一的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受疫情影響,當前西貝400餘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2萬多員工目前待業,但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工資要繼續發,一個月支出就在1.5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若情況持續,貸款發工資或也只能撐3個月。
業務迅速轉移線上
受惠於互聯網經濟日漸成熟的產業鏈及龐大的網絡消費群體,相比17年前的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企業多了一個選擇,即網絡平台,各行企業迅速調整策略,進行網絡平台轉型,網絡宅經濟迅速升溫。
基於內地網絡、電商及物流的完整產業鏈,多家餐廳開始轉戰線上,通過平台或親自配送提供外賣到家的服務來緩解業務壓力,並在網上進行宣傳,通過發布公眾號、建立群組等方式與消費者進行線上溝通,還嘗試推出新菜品、折扣等促銷推廣方式吸引消費者。
海底撈(6862)線下門店自1月26日起開始關閉,有媒體早前估計,門店營收和員工工資兩部分損失,僅休市9天已超過7億元。該店銷售全面向線上轉移,據京東生鮮數據,海底撈線上商城銷售額從1月20日開始上漲,春節期間成交額比上月同期增長超過2倍。
網絡平台與餐飲企業合作共生
平台方面,美團(3690)、餓了麼、京東、盒馬鮮生等幾大餐飲外賣平台亦緊急作出調整,發布措施以幫助餐飲企業。京東生鮮發起了「餐飲零售發展聯盟」,推動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並利用京東全渠道為其拓展新銷路。目前,海底撈、小南國、西貝筱面村、廣州酒家等百餘家餐飲企業已加入京東「餐飲零售發展聯盟」。
當然,餐飲業務線上化離不開電子支付及線上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後台支持,微信支付亦聯合銀豹、客如雲等多家服務商,免費為餐飲企業提供線上收銀系統、線上菜單製作、線上促銷活動設置、外賣小程序開通等多方面的線上方案解決服務。
轉戰線上可以緩解一部分餐飲企業的業務壓力,不過,很多餐飲企業在春節前都利用手中的現金備貨,接下來面臨的租金、人工等現金成本問題亦相當棘手。2月2日,美團宣布拿出3.5億元專項幫扶資金,啟動7項商戶幫扶措施,除了減免平台費用外,亦有聯合銀行提供不少於100億元的優惠利率小微貸款,解決企業流動性問題。針對武漢地區商家,美團推出免除佣金、延長年費、給予特殊保障金等措施。
拓「共享員工」新模式
由於線上訂單量激增,外賣電商平台出現人力不足的情況。2月3日,盒馬與內地雲南品牌餐廳雲海肴共同宣布達成「共享員工」合作,將雲海肴的待崗員工借調給盒馬,由盒馬支付工資。
盒馬透露,目前,57度湘、茶顏悅色、蜀大俠、望湘園等餐企已與盒馬達成合作,將共計支援500多名員工。此外,西貝、奈雪、探魚等30多家餐企正在與盒馬接洽。
餓了麼亦於2月6日宣布向全國招收1000名「騎手」,據統計,目前已有4000名餐廳借調的「共享員工」有意臨時上崗,迅速開展送單的工作。除餓了麼及盒馬之外,京東等平台亦開始推行「共享員工」計劃,將外賣平台「用工荒」與餐飲企業的「待業荒」結合起來,共渡難關。
無接觸服務助防疫
由於餐食配送涉及餐飲服務提供者、配送員等多道「人工關卡」,服務人員的健康狀況成了新的關注點。「無接觸配送」成為疫情期間的新行規,「餐飲服務提供者—送餐人員—消費者」一條線全部採取「無接觸」服務,將餐品放在指定位置,自行取餐,避免直接接觸。很多外賣商家亦採用「外賣安心卡」,將製作人、打包人、配送員的姓名、體溫列明,方便消費者追蹤情況,更加安心。
除了餐飲業,零售業亦是此次疫情期間值得關注的重災區,京東、阿里巴巴(9988)等電商平台均推出不打烊策略,為消費者提供線上選購以及即時配送服務。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241)在淘寶app上線「買藥不出門」服務,通過線上問診和藥品配送到家的互聯網就醫方式,解決慢性病患者用藥問題,減少就診次數以降低感染風險。天貓亦適時推出「抗疫物資專區」頁面,在線銷售消毒液、洗手液、維生素C等抗疫期間的爆款,令消費者宅在家裏亦可以買到其所需要的商品。
據數據統計,新春期間(1月24日至2月2日),京東共計為消費者提供了1.89萬噸米麵雜糧、590萬升食用油、180萬瓶消毒液、300萬瓶洗手液;同期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近1.5萬噸生鮮產品,蔬菜供給量同比增長近450%,豬牛羊肉和禽肉蛋品同比增長都超過了400%。(系列報道之一)
【拆局解碼】香港新零售轉型迫在眉睫
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會長朱偉標對本報表示,本港餐飲零售業受去年6月開始的修例風波和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夾擊,「新零售」模式轉型又仍在初級階段,前路令人擔憂。
不過,朱偉標認為,如今網絡經濟發展迅速,在疫情期間,電商可以將服務端轉化至線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餐飲、零售等行業企業的壓力。商家由線下到線上過程加速,部分行業會再一次洗牌。他又談到,修例風波發生之後很多餐廳已經轉做冰室,採取碎片化經營模式,即選擇小本生意,降低人工、租金成本,降低風險。
朱偉標續稱,如餐廳有網絡化基礎,轉型會較容易,但很多小型茶餐廳很難快速轉戰線上。他認為,foodpanda、deliveroo等外賣平台本月的營業額或會上升,但其補貼配送員的模式需要改進,否則消費者會因承擔成本過高而放棄使用平台。他預期,疫情過後,更多香港企業會選擇轉型「新零售」模式。
范曉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