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改變惠州大亞灣企業的信心

2020-03-09
来源:香港商報網
大亞灣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圖為工人正在裝卸生產資料
 
  【香港商報訊】記者盧偉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油品供應成為大眾所關注的問題。9日,記者在惠州大亞灣石化區了解到,連日來,從上游的煉油、到乙烯等基本原料生產,到中下游的化工產品製造,惠州大亞灣區石化全產業鏈發力,在多個領域助力疫情防控物資的加快生產。
 
  石化區全產業鏈「發力」
 
  自春節以來,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簡稱「惠州石化」)一直保持生產。廠內設備運作,在廠外,保潔人員提着消毒噴嘴,對中控室、各外操室及海油大廈、惠煉家園等人員聚集場所進行消毒。
 
  「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維持生產裝置的平穩運行,保障油品和化工品供應。」該公司總經理趙岩介紹,石化行業有其連續生產的行業特點。每逢節日,領導班子和一線員工堅守崗位,確保安全生產。
 
  今年的情況更為特殊。疫情發生以來,惠州石化全力以赴落實防控工作。春節期間,共計加工原油53.5萬噸,向市場穩定供應成品油30.32萬噸、民用液化氣2.5萬噸,有力保障了油品供應。在疫情「大考」中,大亞灣石化從上游的煉油產品,到中游的化工原料,再到下游的化工產品,全產業鏈「發力」,助力戰「疫」。
 
  目前,口罩成為醫護人員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民眾出行等的重要防護裝備。然而,一隻小小的口罩生產,沿着供應鏈進行追溯,需要包括聚丙烯、無紡布、噴熔設備、包裝機等上下游產業鏈支撐。
 
  「任何一個環節跟不上,都會極大影響口罩的量產。」行業人士表示,目前下游口罩生產增長迅速,上游聚丙烯的產能尤為重要。
 
  在大亞灣石化區,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殼牌」)同樣春節不停工。這座全國規模最大的乙烯生產企業,保持着滿負荷生產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等產品。其中,聚丙烯(PP)是生產口罩及防護服的關鍵原材料,聚乙烯是醫用包裝的生產原料。
 
  面對疫情,中海殼牌各生產裝置和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確保一期、二期所有生產裝置春節期間實現滿負荷生產。據統計,僅1月20日至2月4日,該公司累計生產上述產品26000噸。同時克服物流、車輛等困難,將產品及時送抵多家生產抗疫物資的客戶工廠。
 
  全力保證抗疫防控物資原材料穩定供應
 
  「當前正值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惠州興達時刻待命,努力克服生產、銷售、物流等各個環節的困難,全力保證抗疫防控物資原材料的穩定供應。」惠州興達石化工業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朱建軍表示。
 
  該公司生產的可發性聚苯乙烯(EPS)產品,用於做醫用藥品和器材包裝的生產原料。自2月7日復產以來,興達石化迅速進入狀態,僅2月8日至2月16日就累計生產可發性聚苯乙烯產品3500噸。
 
  不少企業默默地為疫情防控物資的生產貢獻力量。如樂金化學(惠州)化工有限公司保持連續生產,生產ABS專用料和高檔通用料產品,是醫療器械的生產原料;科萊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開足馬力集中生產民生用品、防疫物資所需的上游特種化工產品……
 
  近期,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聯合孵化企業惠州市綠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研製出高效殺菌醫用級免洗手消毒液。目前,該產品獲得備案和生產許可,進入了生產狀態。據介紹,納微膠囊緩釋技術已經在織物、食品等領域取得抗菌應用成果。基於這一技術開發出的高效殺菌消毒液,性能得到了提升,可有效降低消毒劑對皮膚的刺激,並起到長效殺滅微生物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對諸多行業造成衝擊,卻未改變惠州大亞灣企業的信心。如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計劃在產業鏈深加工上「大展拳腳」,年內完成順酐項目等兩大項目的建設投產。該公司總經理劉同華介紹,兩大項目投產以後,宇新在大亞灣產值將達到50億元。
 
  面對大考,大亞灣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截止3月8日,大亞灣石化區化工企業復工率已100%。透過工地上的項目建設,車間里的繁忙場景可見一幅高質量發展的畫卷,正在南海之濱徐徐展開。一幕幕火熱的生產現場,昭示着春天的來臨。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