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罟灣半月形堤圍,遊人似在水中央。 記者 鄭玉君攝
【香港商报网讯】疫症橫行,市民走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一些較為熱門的行山點成為小小墟市,若想到人不太多的景點,位處西貢北潭涌的曝罟灣是好選擇。從上巴士站走大約1小時,就到達這個小海灣,海灣上有半月形堤圍,堤圍有3個缺口,只靠窄窄的石壆相連,夠膽量的,可走過不怕跌落水,若有點擔心的,看看風景,吹吹海風,已心曠神怡,什麼憂慮也打消。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昔年這裏是漁業之地
颱風「山竹」 吹毀的缺口換上鐵 枝搭建的過渡,走過時要小心翼翼。
石屎堤圍是包圍着曝罟灣的,北邊堤圍及西堤圍是起點也是終點,看你從哪裏進入。這裏實屬鹹淡水交界之地,岸邊有不少紅樹林。很多年前,村民建造堤圍,用來養魚,小海灣變成小魚塘。從名稱看,「罟」是漁網,還要經常曝曬,可想像昔年這裏是漁業之地。不過隨村民的遷離,曝罟灣這個蓄水大魚池已荒廢半個世紀。堤圍的缺口實質是3道閘口,以控制海水進出及閘魚,但其功能早已喪失,灣內早已是海水了。其中一個缺口,經過前年的颱風「山竹」蹂躪後崩塌,幸經有心人用鐵枝搭建了過渡,走過時安穩。另外兩個缺口,相連石壆寬度只有約一個成年人身位,其下是海水,有人藝高人膽大,很快就大步走過,但更多人是以策安全,以側坐或正坐方式,慢慢移過去。
曝罟灣一帶,有好幾條廢村,其中最負盛名是上窑村。大約200年前,黃姓客家人立村建了8間並列的村舍,還在村旁建小碼頭。村民以捕魚、農耕及燒石灰為生,就後者特別造了一個窑,以便將蠔殼放在裏面燒成灰,出售作建築及肥料之用。燒工業於20世紀初沒落,漁耕其後也未能為生,上世紀60年代村民開始遷走,上窑村成荒村。70年代政府將上村列為受保護地區,客家村舍列為法定古蹟,經過修葺後,1984年正式重開,名為上窑民俗文物館。現時在文物館可看到房舍、曬坪、牛欄、豬舍、更樓等建築結構,簡樸的客家家具及農具。館對出就是荒廢的灰。
上窑村荒廢的灰窑,保存良好。
上窑村碼頭,昔日是往返西貢的樞紐,現成為垂釣地點。
途經上窑民俗文物館
上窑民俗文物館疫情期間關閉,遊人只好在門前留影。
到曝罟灣的路途不艱辛,有不少家長帶同小孩前往。九巴94線、96R線(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走),新界專線小巴7號及9號,都會途經上窑,下車後,經過復興橋,再沿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步行約15分鐘便抵達上窑民俗文物館。從這裏約走15分鐘到起子灣村。村尾有分叉路,右邊下石級往起子灣碼頭,左邊是往曝罟灣的山徑。山徑兩邊是樹林,路段有些崎嶇,約走10分鐘,見右方有些紅絲帶,走入樹林再沿岸邊走15分鐘,可抵西邊堤圍。若錯過了這入口,往前再走15分鐘,右方有明顯路口位,下走兩分鐘就是北邊堤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