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醫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獲首筆國家級2744 萬元人民幣的「過河」研究基金資助。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偉立報道:香港大學醫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獲首筆國家級2744萬元人民幣的「過河」研究基金資助,有相等於約3018萬港元資金研究以3D打印人體組織與器官,目標以5年時間,實現打印全層皮膚、角膜、骨、軟骨、以及主要血管等5種人體組織及器官作臨床前試驗;團隊的遠期目標是發展12種其他器官。
資助研究3D打印人體組織
香港大學醫學院由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伍振民基金(骨科生物工程)教授呂維加和楊偉國帶領的團隊,獲2744萬人民幣經費資助,是首筆國家級,直接過河、跨邊界資助香港團隊的科研撥款。
研究項目名為「功能組織與器官體外精準製造技術與重建」,於2019年度立項,是現時唯一對港澳地區撥款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加上各地方政府和大學對項目經費配套,項目總額將達到3600多萬人民幣,團隊將會夥伴國內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天津大學、蘇州諾普再生醫學有限公司、北京大學積水潭醫院、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等醫療、研究機關和企業合作,在3D打印裝備製造,人體組織與器官打印技術,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臨床前試驗等多個方面開展合作,並依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建立生物3D打印中心。
近年生物材料的發展,為組織和器官再生與功能重建提供了重要途徑,但是人體組織和器官結構高度複雜,如何利用生物材料精準打印出功能完整、能在人體內運作的器官,是目前生物3D打印最終實現臨床應用面臨的挑戰。團隊將利用諾普再生醫學自主開發的OPUS-Pro 3D生物打印平台,有望首先實現全層皮膚、軟骨及多種細胞組織一體化打印;OPUS-Pro 3D生物打印平台是具備7個打印噴頭的高端醫療級生物打印平台,屬國際領先水平,能夠同時打印成形器官內各精細結構。
為未來再生醫學帶來希望
團隊早前在有關大範圍骨缺損修復的研究,已成功在山羊模型動物實驗中,實現了6厘米骨缺再生。呂維加教授表示,生物3D打印技術能為未來的組織與器官再生醫學帶來希望,寄望本課題能為人類大健康做出貢獻。楊偉國指,團隊期望相關的臨床試驗可以在本地進行,將這項先進的醫學科研成果,首先惠及本地病人;由於項目經費不足以應付臨床試驗,期望政府或大學可以參考其他地方政府的經費配套做法,對團隊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