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在佛山啟動

2020-05-18
来源:香港商報網
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在佛山啟動
 
  【香港商報網訊】 記者胡嘯原報道:18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佛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佛山市啟動。本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曾穎如,佛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長勇出席啟動儀式。來自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博物館、省博物館協會、佛山市、南海區文博單位的代表參加了在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舉行的主會場活動。
 
「眾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專題展覽
 
  啟動儀式後,「眾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專題展覽也正式亮相,展示廣東乃至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場景,以此向抗疫者致敬。廣東省博物館於今年2月發出抗疫見證物的徵集公告,社會各界踴躍捐贈了一大批珍貴的一線影像資料及具有特殊見證意義的物件,在該展覽中呈現部分見證物。佛山作為主會場,向該展覽提供了約20件(套)抗疫實物(包括醫務人員請戰書、防護服等)。
 
  據了解,2018年以來,廣東省啟動全省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攻堅做強工程,計劃在2020年底實現全省市、縣(區)博物館全覆蓋;各地黨委政府也高度重視博物館事業,廣州市提出博物館倍增計劃,深圳、佛山、東莞、潮州正在建設博物館之城。截至2020年5月,全省共有備案博物館338個,其中國有博物館238個、非國有博物館100個,形成了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多元化博物館體系。從級別上來看,廣東共有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57個,其中一級館6個,二級館24個,三級館27個,博物館發展綜合水平走在全國前列。2019年,全省實行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共316個,免費開放比例達到94.3%;舉辦陳列展覽2452個,策劃教育項目3277項,實施教育活動17582次,參觀人數再創新高,達7434萬人次。
 
  今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挑戰。廣東省各家博物館迅速反應,暫時閉館,紛紛開啟線上服務,推出了豐富多彩的博物館「雲端」產品,包括各類線上博物館導覽、博物館講座、博物館文物觀賞等。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打造博物館日線上宣傳活動,包括一批廣東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一期文博名家講座、一條紅色主題博物館研學線路推介、一場「粵文創花街」線上展銷、一系列雲遊博物館活動等。
 
  本次主會場活動特別連線了清遠市三坑鎮安慶村「鄉村記憶館」揭幕儀式,展現廣東脫貧攻堅工作的成效。安慶村此前是廣東省定相對貧困村,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精準幫扶下,安慶村正在打造一個近300畝的集生態農業、休閑旅遊、親子樂園等功能的鄉村旅遊小綜合體,建設鄉村記憶館,以此留住農耕記憶,注入更豐富文化元素。
 
  此外,廣東省各地博物館圍繞紀念博物館日主題,在5月18日前後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廣州博物館與廣州地鐵聯合推出「指間的廣州製造——『廣府舊事』通草畫文化展」,並策劃「無聲博物館日沙龍」,促進社會對聽障人士的關注和了解;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推出「與特別的你雲遊陳家祠」手語導賞直播活動,讓廣大網友包括特殊群體朋友共享文化盛宴。佛山本地自主舉辦的線下及線上展覽、雲活動等共49場次,其中,佛山市博物館近年來到各地巡展且備受當地好評的「石灣是個美陶灣」「佛山木版年畫展」等精品展,也於「雲端」與觀眾見面。
 
  在啟動儀式上,還公布了由廣東省博物館協會推介的「2020年廣東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做法」名單,和廣東省文物保護基金會推介的「2020年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年度人物」。
 
  近年來,佛山提出博物館之城建設「雙驅雙百」工作目標,到2022年,實現國有博物館與非國有場館並駕齊驅、雙翼齊飛,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的數量均增加至100家。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選擇在佛山市舉辦,和全省人民共享佛山的博物館建設成果。佛山市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建館、規範辦館、有效活化,場館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0年1月,全市已建及在建博物館(含紀念館、名人故居)134家、美術館(藝術館)87家,共221家。特色場館蓬勃發展,產業、企業類博物館已建及在建的共35家,逐步形成一批工業製造與文化設計展示與融合平台。博物館活化出新出彩,成功舉辦2019佛山博物館文化周,不斷為佛山和全省人民提供豐盛的文博大餐。
 
 
 

 

[责任编辑:杨亮]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