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張智榮報道:中美角力升級下,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聲稱將展開程序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市場憂慮有關制裁將衝擊香港金融體系及聯繫匯率制度。昨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大派「定心丸」,強調聯匯制度有外匯儲備作為支撐,認為美國所謂制裁實際影響有限。金管局亦開腔澄清有關香港會實施外匯管制傳聞,呼籲市民切勿「跟車太貼」。
香港不會實施外匯管制
陳茂波昨發題為《處變勿驚》的網誌談到,市場對美國所謂制裁普遍在兩方面存在關注,包括對本港資金自由進出及聯匯制度運作的影響及未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肯定的說,這些都不受影響!」他強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從來不是別國賦予。
財爺提到,近日網上流傳一些謠言及不實信息,指香港會實施外匯管制。為此,他表示,香港的資金自由進出受到莊嚴的憲制保障,也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要素之一,強調香港不會實施外匯管制,港幣可自由兌換,資金可自由進出。他引述基本法第112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外匯管制政策。港幣自由兌換。繼續開放外匯、黃金、證券、期貨等市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障資金的流動和進出自由。」
陈茂波 资料图
另外,金管局昨亦在社交媒體闢謠,指留意到有關謠言,呼籲市民切勿跟車太貼,務必小心核實信息以防炒車。局方強調,資金自由流動和港幣自由兌換將一如既往受到基本法第112條的保障。香港財政及金融系統實力底子深厚,有能力抵禦衝擊。金管局重申不需要也無計劃改變行之有效的聯匯制度,亦有能力、資源及決心維持香港貨幣及金融穩定。
美制裁實際影響有限
至於聯匯制度,陳茂波表示,這是本港自設機制,運行條件是需要持有充足美元,以滿足資金進出時,可在7.75至7.85港元兌一美元區間內提供兌換保證。他提到,目前香港外匯儲備規模相當充裕,資產超過4400億美元,相當於香港貨幣基礎兩倍以上,為港元提供了最厚實支撐,並且有國家作為後盾,這也是底氣所在。事實上,聯匯制度自1983年實施以來,經歷過多次考驗,證明制度經得起風浪,並且與1992年才在美國國會通過的「香港政策法」無關。
他續指,事實上過去一周金管局及銀行界均指,並沒有顯著資金外流情況,港元匯率亦一直靠近強方兌換保證區。惟他亦留意到網上不時流傳一些謠言及不實信息,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陳茂波強調,聯匯制度有外匯儲備作為支撐,美國制裁實際影響有限。
針對美國所謂「制裁」,陳茂波認為,雖然美國目前的舉動為市場帶來少許干擾,但目前來看實際影響有限,因每年本港製造並出口到美國的貨物,只佔本地製造業的不到2%,貨值佔本港總出口不到0.1%。而高端敏感的設備和技術一向也不容易從美國進口,其他的技術或可在歐洲或日本等市場找到替代。
陳德霖撐「香港國安法」
昨晚,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指出,本港底子厚,貨幣、金融,和銀行體系都十分穩健,有能力承受美國制裁的衝擊和適應新環境。
他表示,全力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制訂「香港國安法」,認為香港「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才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惟1997年回歸後,香港一直未能按照基本法要求自行制訂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使香港成為「全世界唯一沒有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法律涵蓋的國際金融中心」。
陳德霖 资料图
專家指美制裁是「擺姿態」
本港經濟學者巫伯雄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相信美國提出所謂制裁只是「擺姿態」,因美國對香港保持着最大單一經濟體的貿易盈餘,「美國制裁香港也是在制裁自己,因為在貿易交流中是互相得益,尤其美國仍有經濟利益在香港,如果香港(經濟環境)差,對美國相關企業也是差」。
巫又指,香港實行聯匯制度,事實是對美國有利,預計美國不會作出對香港金融體系不利的舉動,「聯匯制度下為防範風險,港府持有很多美元資產作為對沖,變相是支持美元,美國從中可以說是坐收成果,美國根本無誘因令香港放棄聯匯制度」。
【新闻链接】聯匯制助港金融乘風破浪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至今近37年,一直行之有效。聯匯制度不僅是香港貨幣穩定的基石,也是香港金融和經濟穩定的重要支柱,引領香港在多次金融危機中屹立不倒。那麼,香港為什麼會採用聯繫匯率並延續至今?
低匯率浮動利好港股
早年,港元曾先後與英鎊及美元掛钩。及至1974年,因應當時美元弱勢,港元改為自由浮動,但由於當時沒有明確政策目標,衍生貿易逆差及通脹高企等問題。
1982至1983年,時值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期間,港人信心虛怯。1983年9月23日,港元兌美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歷史低點。當天,超級市場的白米、糧油等物品被恐慌市民搶購一空,貨架幾乎空無一物。
為穩定民心,時任財政司司長彭勵治於1983年10月15日頒布聯繫匯率制度,10月17日起正式運作,直到今天。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表面上是穩定人心,深層意義是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實施聯繫匯率後,匯率浮動不確定性得以降低,交易費用也因計算簡易而減少,這正利好香港股票、貨幣清算等業務,為香港回歸後晉升為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奠定重要基礎。
兩度改良穩定港匯
實施至今,儘管每過一段時間,坊間都會傳出修改聯匯制度的聲音,包括要把港元改為人民幣掛钩,或把港元改為與一籃子貨幣掛钩,但港府始終維持港元與美元掛的制度。
分析認為,此舉除了確保香港金融業及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的穩定性外,更重要的是期望發揮香港作為內地離岸市場的優勢,為內地企業融資、發行美元債,藉以協助內地吸取外匯。若香港未實行聯繫匯率,上述事情難以做到。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並非無風無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元多次被狙擊,隔夜息被一度挾高至300厘。為鞏固聯繫匯率,時任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推出7項措施,包括提供「弱方兌換保證」及調整貼現窗機制,藉以紓緩利率過度波動的不穩定性。
及至2005年,因應熱錢流入香港,金管局宣布推出3項改良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包括提供強方兌換保證、把弱方兌換保證的匯率定為每美元兌7.85港元,以確保港元匯率穩定。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