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總會(荃灣分會)副主席 鄺震凌
香港經濟數據進一步變壞。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2月至4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達5.2%,較1月至3月飆升一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升至3.1%,創逾15年來新高。多個重災區都屬於基層勞動力密集的行業,如旅遊、餐飲等,政府應考慮再次「出手」拯救基層勞工,以換取時間,讓經濟復蘇。
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多個重災區行業的失業率已見雙位數,例如樓房裝修業錄13.6%、餐飲業12%、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合計失業率最新亦飆至9%,等等,亦有逾30間旅行社倒閉,相信是苦撐後陷入財困。
事實上,政府已經對旅遊、餐飲、零售等基層勞動力密集的行業,推出多輪援助的措施,冀望可以保就業,減輕對整體社會的影響。可惜,疫情及去年中出現的社會運動,累積的影響似乎將政府的努力抵銷了。
在目前的惡劣環境下,筆者認為,政府應多方面考慮,拯救這些行業及其從業人員。
首先,針對最受影響的重災行業,推出新援助措施,政府昨宣布新增行業支援項目,包括職業介紹所、建造業「長散工」等,補漏拾遺,值得點讚。
其次,發放失業援助金,為未能受惠於兩輪防疫基金的失業員工提供援助,如民建聯就促請當局向失業人士連續3個月、每月派6000元津貼﹔工聯會提倡失業津貼為期半年、每月9000元。筆者認為,這些都是值得政府研究的做法。
至於更為積極的做法,就是要早日恢復全面通關,以及為旅遊業的「再出發」做好準備。事實上,現在歐美疫情仍有反覆,但內地及鄰近地區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的疫情正消退,港府應與這些地區與國家溝通,盡快實施入境健康證明互認,並豁免彼此的入境強制檢疫,以重啟香港與內地及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往來,為經濟復蘇增添新活力。
部分旅遊業人士估計,最快七月有機會重辦外遊團,前往疫情消退的地區,但先決條件,是外地放寬港人的入境防疫管制。港府應爭取時間,與華南地區、澳門、泰國等地,商討互認入境健康證明的可行性,推動旅遊業逐步正常化,這不單止挽救旅遊業,也讓相關行業,如酒店、零售、餐飲、交通等多個行業帶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