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鄺偉軒報道:美國宣布由9月25日起,由香港生產輸往美國的貨品,不得標籤香港作為來源地,而要改為「中國製造」。港府發言人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將不排除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採取行動,維護香港利益。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批評,美國一連串所謂「制裁」香港的行為,凸顯美國粗暴干預香港事務的本質,並對港商造成混亂,港商或會暫停所有輸美產品。
據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在美國《聯邦公報》網站上載的通告稱,是次決定是根據總統特朗普於7月14日簽署的有關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而作出,自上月29日起適用,但會給予過渡期至9月25日才正式生效。
美無視香港作為世貿單獨成員地位
港府發言人表示,美國的決定無視香港作為世貿單獨成員的地位,而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享有的單獨關稅區地位,是根據國家《憲法》和《基本法》所賦予的,並非個別國家施予或可以撤銷。發言人續稱,美國舉動無助消費者利益之餘,更會損害自身利益。該發言人又稱,正透過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向美國當局了解及釐清,以決定進一步的行動。港府會與業界保持溝通及作出解說,並會仔細研究美國的措施有否違反世貿規則,如有需要,不排除根據世貿規則採取行動。
廠商會狠批美國向港施加技術性貿易壁壘是進一步破壞國際貿易秩序,對此表示極度遺憾。廠商會又稱,美國強行要求將「香港製造」改為「中國製造」,不單令港商要更改產品包裝,亦會令港商進行原產地標示和申領「原產地來源證」時,面臨身份不明甚至不被相關地方海關當局認可,引起混亂兼對廠商造成很大不便,港商或會暫停所有輸美產品。廠商會期望,本港當局向世貿投訴,同時與內地相關部門就「產地來源證」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企業或暫停香港製造對美出口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香港每年出口到美國貨值約2000多億元,以關稅10%計算,受這次決定影響的貿易額約200多億元。不過,這200多億元並非真正損失,因港輸美商品很大部分是轉口,港製部分較少,本港所受影響不大。香港工貿署數據顯示,2019年從香港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只有36.7億元,佔整體出口不足0.1%。
不過,莊太量亦指出,受影響的主要為本港中小企,未必有能力將生產線搬至東南亞,以避開美國徵收的額外關稅。此外,美國有機會出現通縮,港商較難透過加價,將成本轉嫁美國消費者。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對本報表示,美國這一步屬預期之內,相信對本港經濟直接衝擊不會太大。但他補充,美國下一輪的制裁可能涉及金融機構,港府對此要有所準備。
自由黨黨魁、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鍾國斌稱,美國最新措施或會對個別在港紡織廠造成影響,觀乎中美摩擦持續,不排除有廠商會把在港廠房搬至緬甸、柬埔寨及孟加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