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八駿
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5至7月香港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1%,較4至6月微跌0.1個百分點,但由於勞動人口增至近388萬人,故失業大軍增加1800人,失業人數近24.3萬。坦率地說,上述數據與人們實際感受有出入。尤其,5至7月就業不足率由4至6月的3.7%跌至3.5%,而且,下跌主要是在零售、住宿和膳食服務業,更是令人質疑。這幾個行業都受疫情沉重打擊,僱員被迫放無薪假的比比皆是,而且,日子不少,就業不足率下降從何而來?
保就業應對症下藥
政府把失業率輕微下跌,歸因疫情在五六月大致受控和政府推行「保就業」計劃。政府承認,由於第三波疫情甚過前兩波,本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所以,即將推行新一輪「保就業」計劃。
輿論關注政府補貼僱主而僱員未必受惠或受惠打折扣。政治團體尤其勞工組織強烈要求新一輪「保就業」計劃直接補助僱員。據我觀察,政府可能顧慮直接補助僱員會衝擊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然而,舉目看世界,不少奉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紛紛採取類似社會主義性質的措施來防抗疫情、阻遏經濟下滑和失業率上升。特區政府也應當審時度勢,對症下藥。
仍處於疫情時代
即使直接補助僱員,並且按目前思路和辦法動用更多公帑,可能緩和經濟衰退跌入蕭條的力度和痛苦,但是,無法解決香港社會的信心危機。具體表現為3個問題--當前疫情反覆與經濟衰退加劇相互惡化之惡性循環,何時能結束?經歷百年一遇新冠肺炎疫情和很可能出現的經濟蕭條之後,香港能夠「明天更好」嗎?誰能帶領香港走出困境?
今年首季,國際醫學界和相關科學家們曾經估計疫情將持續18個月或以上。但是,眼下普遍的看法是疫情可能持續更長時間,沒有人能夠準確或者明確預言何時結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8月14日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稱,當前,仍處於疫情時代。「我們對新冠肺炎這個疾病本身的規律及其很多特點還沒有掌握,對疫情走向缺乏作出精確判斷的根據,討論目前處於哪個階段尚為時過早。」特區政府不應寄望內地成功開發疫苗供應香港,切實的辦法是盡快推行全港居民強制性核酸檢測,建立大數據庫,實行「港版健康碼」計劃。香港建立防控疫情反彈的有效機制,才能放鬆社交限制,恢復與內地人員正常交往,切實穩經濟、保就業。
歷史上香港幾經磨難,由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發展成國際知名大都市。香港人不缺為命運和前途奮鬥的傳統,也不缺順應時勢的智慧。經歷百年一遇新冠肺炎疫情和很可能出現的經濟蕭條之後,香港能否「明天更好」,取決於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是否認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趨勢和目標。面對美國的霸凌行為,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表現無懼而鬥爭。然而,不是所有香港居民都理解並支持政府。公民黨主席梁家傑8月15日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中,依舊期望香港在美國發動對華「新冷戰」中擔當如二戰時期瑞士或上世紀下半葉「冷戰」時期西柏林的中立角色,則是暴露「拒中抗共」政治勢力反對香港與國家一起反制美國發動「新冷戰」。必須指出,英國無論基於其長期奉行與美國特殊關係,還是因為香港國安法動搖其在香港的利益,在「新冷戰」中基本與美國站在一起。因此,特區政府必須也敢於向英國亮明應有立場和態度。
香港須依靠中央
早在2004年11月30日,我就在香港《文匯報》發表《中央在香港管治中的地位》,第一個人第一次闡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是「中央直接領導下的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特區現屆政府面對的挑戰,遠比其所有前任艱巨。結束持續逾一年的「黑色革命」是靠中央行使憲制權責制定香港國安法。推行全民強制性檢測、實施「港版健康碼」計劃,尤其反制美國以及其他若干西方國家的所謂「制裁」,在世界經濟政治的未明水域劈波斬浪,特區政府都必須依靠中央大力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