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羊城晚報報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各國(地)入境、簽證、航班等政策限制,部分我國學生赴境外國家和地區留學的計划被迫改變、延遲甚至取消,不少學生面臨就學困難。
16日,教育部明確,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與港澳台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
據統計,廣東共有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深圳大學、北京师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等七所高校臨時擴大合作辦學招生。目前,其中四所院校已發布招生簡章。從總體來看,這些廣東高校實力都相對較強,對于因疫情未能赴境外留學的學生來說,不失為值得考慮的可選項。
目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深圳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本次招生中有碩士生名額,其余學校還有本科生名額。上述7所高校在專業方面涵蓋較全,有理工科類、商科類、傳媒類等留學熱門類別,也有外語類、藝術類等類別。如北京师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有不少人文社科類的招生項目,還有今年新增的數學與應用數學、音樂表演專業等。暨南大學預計招收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經濟統計學及經濟學四個專業的本科生。
在招生人數上,除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已確定計划招收33人外,其他各校具體計划招收的人數尚未確定。廣外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自主招生預計招收原計划20%的學生,共計14人。各校表示,對于本次招生的考生,應為已獲得境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原計划于2020年秋入讀境外本科的中國內地學生。同時,如果招錄成功,學生應放棄原留學資格,在新報考院校進行注冊,同時學校報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注冊系統中注冊。學生畢業達到學位標准和完成學業要求者,將獲頒發國際認可的報考院校的學位證書(可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獲得認證)。招考方式各異,學費與統招生相差不大考生報考時,高校要求各有不同。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只面向持有QS、US news、THE或ARWU等世界大學排名80名以內境外高校錄取通知書的中國內地優秀本科畢業生進行自主招生;北京师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要求提交雅思、托福或其他外語考試成績復印件和高中成績,同時可附GCE A-Level/IB/SAT/AP/ACT等公開考試成績證明以及推薦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則要求考生托福網考不低于79分、筆試不低于550分,雅思(學術類)平均分不低于6.5分,同時還需有國際升學考試證明材料(如SAT、ACT等);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開出的條件最為誘人:被ARWU世界大學排名(2020年版)前300的境外大學錄取的學生免筆試及面試錄取。
考試方式方面,主要分為筆試和面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生物學類、地理學類需經過筆試,擇優錄取,城市生態學與區域規划科目的考試語言為俄語。北京师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采取全英文面試,還會對申請者的原錄取大學世界排名、高中學業成績、UIC入學面試成績等進行綜合評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本科生招生需參加面試。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要求考生參加筆試和面試。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本次計划外自主招生的培養計划、選拔條件與原來的考生均一致,需提供雅思、多鄰國考試成績或參加學校組織的入學英語水平考試。
學費及住宿費方面,與今年高考統招的學生相比,費用差距不大。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每學年學費42000元、住宿費3200元(二人間),比高考統招學生分別貴了2000元、1600元。北京师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除了音樂表演專業貴一些以外,其余與高考統招一致。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學費與高考統招相同,住宿費還便宜了600元;此外還可申請校長獎學金,第一學年校長獎學金按學生申請時所提供境外錄取大學的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20年版)確定,數額從5萬-10萬元不等。
作為應對疫情期間出國留學難的措施之一,教育部允許部分高校采取臨時舉措,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與港澳台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招生名額。就學生及家長關注的問題,教育部國際司(港澳台辦)負責人表示,持有境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原計划于2020年秋季學期攻讀境外高校本科或碩博士研究生的中國內地(大陸)籍學生符合基本報名條件。各招生院校根據相關規定和本校實際情況設置報名條件和錄取標准,公開招生簡章。此次擴大合作辦學招生不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划,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對高校其它各類招生不產生影響。招生工作遵循雙向選擇、擇優錄取、保證質量的原則。學校對報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以適當形式組織招生考試,錄取標准不低于外方合作辦學者同類專業在其本國的標准。學生完成學業後,達到學業要求的,僅頒發外方高校學位證書,並可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獲得認證。相關高校應制定詳細招生簡章,明確招生對象、招錄程序、錄取標准等,嚴格保證招錄工作公平公正。
該負責人還表示,依法在辦的可頒發外方學位證書的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內地與港澳台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部分項目所在高校,根據自身意願和實際辦學能力,在與外方及港澳台合作單位就招生方案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可開展招生工作。參與此次招生的有北京、浙江、廣東等19個省市的約90個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內地與港澳台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