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沖日天象14日將現身天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專家介紹,從9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約兩個月內,是觀測火星的良好機會。而14日沖日前後,火星觀測條件達到最佳。屆時,火星將整夜可見,亮度超過木星,感興趣的天文愛好者不容錯過。
所謂火星沖日,是指火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兩側,也就是火星與太陽的地心黃經相差180度的時刻。在各大行星中,只有外行星才會發生沖日奇觀,例如土星沖日、木星沖日等。火星與地球的會合周期長達780天,因此每兩年多,人類才能觀測到一次火星沖日。沖日前後,一般也是觀測火星的好時機。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胡方浩介紹,14日沖日時,火星距離地球約6300萬千米,雖然比2018年大沖時的5800萬千米要遠一些,但觀測條件不錯。日落後,橙紅色的火星將從東北方緩緩升起,而後幾乎整夜可見,亮度達到-2.6等,比木星還要亮。此次,火星視直徑達到約22.3角秒,比下一次沖日大不少,火星愛好者屆時可以使用大口徑較高倍率的望遠鏡,來一窺火星表面的細節特徵。
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研究部研究員季江徽說,從很多方面來看,火星和地球非常相似。人類已經發現,遠古時期的火星地表,曾經被大量河流、湖泊、海洋覆蓋,它也很有希望成為人類下一個棲息之所。正因如此,火星探測,一直是深空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深空探測來說,火星沖日前,也意味着最佳發射窗口期。這時,探測器可以攜帶相對較少的燃料奔赴火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今年,世界航天界掀起「火星熱」,全球已有3個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正飛向火星,其中包括我國的「天問一號」。如果順利,這3個探測器都將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此後或執行火星軌道飛行,或直接着陸火星地表,為人類探索更多未知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