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13日晚上撰文,解釋「浪卡」在香港以南超過400公里掠過,成為自1961年以來距離香港最遠、而又需要發出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熱帶氣旋。天文台表示,秋季影響華南沿岸的熱帶氣旋有時會與東北季候風產生共同效應,令受影響地區風力更強。雖然今次的天氣沒有預期般惡劣,但仍然是有需要發出8號風球。
天文台解釋,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預料會有大風。今次香港除了受熱帶氣旋浪卡的影響,同時亦有東北季候風的「助攻」。香港南面有低氣壓即浪卡,周圍的空氣會自然流入低氣壓形成風,但今次香港北面同時有高氣壓即東北季候風,令氣壓差更大,因此流入低氣壓的氣流更加強,形成比沒有季候風時更大風的情況,這便是「共同效應」。「共同效應」加大了預測難度。
熱帶氣旋和東北季候風的共同效應令華南沿岸風勢頗大。天文台圖片
電腦模式在12日預測13日早上高空近1000米的風力。天文台圖片
再者高地及離岸受大風影響。天文台指,在上午發出8號風球之前,香港部分高地及離岸地方已間中出現烈風。例如橫瀾島的10分鐘平均風速在13日上午3時左右曾達每小時75公里,而最高陣風為每小時86公里。而在本港以南的黃茅洲,其10分鐘平均風速更在午夜前已高達每小時82公里。在13日早上發出8號風球之後,香港南部的橫瀾島及長洲泳灘的10分鐘平均風速曾分別達每小時75和64公里,達烈風程度。中午過後,香港南部地區風勢較大,維多利亞港的青洲亦間中出現烈風,黃茅洲更曾錄得暴風。因此,從13日上午3時開始至下午,本港不同地方曾出現烈風。值得注意的是,本港南部風勢較大,而較北部則風勢較弱,特別在13日上午時份。而到下午,本港普遍風力比上午為強。
電腦模式在12日預測本港南部地區於13日有很大機會受到烈風影響(橙紅色區域)。天文台圖片
天文台補充,原先預料會有狂風大雨。當季候風的東北風和熱帶氣旋浪卡的東南風在華南沿岸附近匯聚,空氣中的水汽被迫抬升後冷卻,產生降雨。降雨夾雜「大風」會令天氣變得惡劣。各大電腦模式在12日均預測13日香港或近岸地區會有大雨,而與雨帶相關的狂風亦會影響本港。13日下午的雷達圖可以見到有頗強的雨帶在南海北部靠近廣東沿岸,但受較乾的東北季候風影響,這些強雨帶在移近沿岸地區時有所減弱,因此本港的雨勢,特別是13日早上的雨勢較電腦預測為弱,而烈風影響的範圍亦主要集中在本港高地及南部地區,令13日上午的天氣比預測好。
天文台重申,在秋季,即使熱帶氣旋距離香港頗遠,但因有季候風的「助攻」,香港所承受的風力仍然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