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今日(15日)出版的新一期《選擇》月刊,測試了9個牌子,共30款安全套,發現部分產品包裝上雖然出現0.01、0.02、0.03等數字,旁邊又寫上「薄」字,但原來數字未必與產品真實厚度有關,當中「活色生香」的代理商回覆消委會時稱,「0.01」及「0.02」是型號名稱,與厚度無關。
消委會測試了9個牌子,共30款安全套,當中22款的原料為橡膠、6款為合成物料聚氨酯(PU)、2款為合成物料聚異戊二烯(PI)。消委會指,不少安全套均以「薄」為賣點,17款(57%)樣本在包裝上,有與「薄」相關的描述,例如「超薄」、「超激薄」、「纖薄」及「薄至幾近肥皂泡的薄度」。
不過消委會指,安全套的厚薄並沒有統一標準,各生產商的定義亦各有不同,消費者難以根據這類廣告宣傳字眼判斷產品的實際厚薄,例如8款標有「超薄/ultrathin」聲稱的型號,量得的平均厚度介乎0.025毫米至0.057毫米,相差近1.3倍。
消委會又指,雖然大部分樣本有清楚標示安全套的闊度,但厚度標示卻較為含糊,即使約四成的包裝,帶有一些數字描述,但未必與產品的厚度有關。該會續指,有8款(27%)型號以「0.01」、「001」、「0.02」等數字標示在包裝上,但並非每款都列出量度單位,亦非每款都說明是代表厚度。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不要純被包裝上的宣傳吸引,而「薄」字似乎與安全套的實際厚度沒有必然的關係,建議消費者可買小量來試用,親身感受是否合心意,除了考慮安全套的厚薄外,選擇時也應留意物理性能測試結果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