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今日(15日)公布,早前測試市面上30款日常防曬產品,包括SPF和UVA防曬效能,發現當中25款產品,即超過8成未能達到標示的SPF防曬效能,其中4款的防曬效能不足SPF15,有機會令用家因得不到足夠的保護而曬傷。消委會敦促廠商切實檢視生產技術和流程,並準確標示其防曬效能,提供清晰的產品資料和使用方法。
消委會說,SPF測試中,有14款樣本標示為SPF30至50、屬於高度保護的防曬產品。當中8款樣本量得的SPF值低於產品標示值,有一款SPF30的樣本差異最大,量得的SPF值僅為9.8。而16款標示為SPF50+、即極高度保護防曬產品中,只有一款完全符合歐盟要求;14款樣本量得的SPF值為60以下。SPF值最低的兩款樣本,更只量得11.7及14.3。
另外,只有19款樣本有標示主要成分,消委會說,消費者或未能清楚了解產品是否含有過敏化學成分。消委會又指今次測試樣本的價錢參差,由80元至550元不等,但檢測結果發現,部分低於100元的產品,防曬效能較貴價產品更佳。
消委會提醒,SPF50的防曬產品基本上已能夠為皮膚提供98%的保護,SPF數值太高的防曬產品反而有機會堵塞毛孔,令皮膚過敏,所以在一般使用下,不宜過度追求SPF數值過高的防曬產品。另外,塗抹效能不足的產品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或會曬黑或曬傷,嚴重甚至會增加患上皮膚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