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海港辦事處與海濱事務委員會今日(23日)公布「維多利亞港」字型藝術裝置設計比賽和海濱公共傢俬設計比賽的得獎作品。由市民設計的標誌性字型藝術裝置和20組公共傢俬,將於未來半年開始陸續在維港兩岸多個地點面世,供市民「打卡」拍照和互動享用。
PLAY RING! 遊樂圈(設計:麥智康)
「維多利亞港」字型藝術裝置設計比賽開放予6個專業學會的會員參加,即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及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海濱公共傢俬設計比賽則開放予所有市民大眾參與,參加者包括專業人士、文創業者、學生和業餘創作者。主辦單位共收到近100份參賽作品,超出預期,參賽方案當中更不乏跨界別的合作。
奇文異視(設計:鄧偉堅團隊)
「維多利亞港」字型藝術裝置設計比賽的得獎作品,是由年輕建築師黃鋈暉團隊設計的「香港之光」。作品利用發光的彩色粗體字型,反映維港夜景標誌性的燈光。設計靈感源於中國傳統窗框和屏風工藝設計的網格設計,可滲透日光,令裝置在不同天色下呈現不同感覺。空心設計鼓勵公眾走入作品之中,與藝術互動共融。裝置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在銅鑼灣避風塘以東的「東岸公園主題區」展示,整個作品長約40米、高約3米,從海港內亦能清楚見到。
六十維港(設計:李樂生團隊)
此外,海濱公共傢俬設計比賽則挑選了20組極具創意及香港特色的作品,預計今年年底起陸續放置在大角咀海輝道海濱花園、毗鄰灣仔碼頭的「渡輪碼頭畔主題區」,以及由前灣仔貨物裝卸區改造成的「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
其中3組得票最高的作品各具特色。「PLAY RING!遊樂圈」以「圈」為起始點,透過波浪的形態創造高低起伏,配合不同人體活動所需空間,讓市民舒適地坐着、倚靠或躺臥,亦可化身為社區遊樂設施,鼓勵市民主動探索;「奇文異視」則從藝術、科技和大自然出發,以循環再用的塑膠纖維和木材,加上擴增實境技術,創造既具未來感又互動的公共傢俬,帶出休閒公園和創意藝術的協同效應;「六十維港」則帶出年輕設計團隊的想像,透過剪影手法呈現唐樓的立面,讓身處海濱的市民仿如坐在六十年代的唐樓窗邊欣賞現在的維港,營造時空穿越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