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之下,香港經濟重創,究竟香港該如何提振經濟,刺激內部消費?團結香港基金邀請經濟政策專家共同探討疫後出路。他們一致認為政府要重建房屋階梯,推出「租置計劃2.0」,讓更多市民以市價折扣價購買公屋,釋放財富效應。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王于漸指,若公屋以半價售予住戶,只付半成或一成首期。若出售單位給所有住戶,即可增加差不多4.4萬億元的財富資源,一部分是庫房收入,一部分由居民享有。假設有序推出公屋單位,每年推2.5萬個,對樓市不會有大影響。他指,出售公屋予租戶更可以刺激到裝修業界等行業,不用直接派錢,都能刺激經濟。
香港中文大學之滬港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經濟研究中心副所長及經濟系客座教授宋恩榮就說,政府推出多輪的「保就業計劃」帶來3000億財赤,再「派錢」下去,只會造成更大的財赤「坐食山崩」。如果今次政府推出「租置計劃2.0」,落實這筆4萬億元的可實現財富,對比起財赤數字,根本是「小毛見大毛」。對於有人擔心出售公屋會令樓價下跌。宋恩榮說,香港人對住屋是有要求「會想住大啲,住好啲,會Trade up 」。計劃反而會帶來財富效應,變相刺激消費。
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反映本港社會財富不均,收入增長遠遜於樓價,因此有摟者的財富增長遠超於無樓者。他說,如果年近40歲若手上無物業,人生已經輸了,而且會禍延下一代。他激動指,「我後生幾十年 我都會上街,不公義好明顯,但香港其實可改變」。他說,「過去議會咩都反,現在回正軌,希望好啲,目前行政機構要以數據為先,明白過去幾十年都無做到,但房屋改革已十分需要,相信兩屆一定做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