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出新角度】拆解內地疫後經濟模式

2021-02-22 01:12
來源:香港商報

 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春節可能是最有文化內涵和最有生命力的,同時春節亦是最能拉動經濟增長和社會消費的節日。

 過春節是人們一年消費的集中體現。儘管大家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美食,但置辦年貨、孝敬長輩、關愛晚輩,依然是中華民族古不變的節日傳統。事實上,每逢春節,不僅出現人群、金融、信息、文化在全國的大規模流動,也帶動了文化、商業、交通、旅遊、電訊、金融、餐飲等各行各業的全面繁榮,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春節經濟。

 雖然今年春節的背景是「就地過年」,但據官方統計,今年春節黃金周七天消費總額達821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網絡零售額1220億元,以網絡餐飲銷售額按年增長135%最亮眼。同時,年夜飯系列商品銷售額比去年春節增長54.9%,潛力最大。此外,據中國銀聯統計,春節假期前六天(除夕至正月初五)銀聯網絡線上交易金額達1.18兆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春節前六天的交易金額也是歷年春節同期最高值。

 就近休閑模式全球可借鑒

 因應就地過年的政策,「就近休閑」廣受歡迎。國家電影局2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11日至17日,全國電影票房為78.22億元,繼2019年達到59.05億元後,再次刷新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紀錄,增長32.47%,同時創造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據統計,去年春節檔觀影總人次為1.6億,比2019年春節檔增長21%。截至2月17日,今年以來的總票房已達115.88億元,觀影總人次為2.62億,國產影片票房為112.26億元。

 與此同時,就地過年帶動本地遊、周邊遊、短途自駕遊;公園、景區、博物館、滑雪場等休閑娛樂場所成為不少就地過年群眾的選擇。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北京接待市民在京遊人數491.1萬人次,同比增長7.3倍﹔本地人在京遊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12倍。其中,延慶、密雲、懷柔等郊區住宿消費額同比增長3倍以上。此外,上海崇明、青浦、嘉定等郊區住宿消費額增長2倍以上。

 中國內地就近休閑的成功經驗,可以給香港甚至世界在疫後經濟發展作為參考。

 英國切斯特大學金融科技及數據分析教授 梁港生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