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將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
消費券是代用券的一種,為實現經濟政策的工具之一,其本質就是優惠券(Coupon),讓民眾能夠得到另一種消費的方式。最早的優惠券出現於1886年,而使用優惠券的公司,就是為人熟知的可口可樂。當時他們在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成立後,合夥人之一坎德勒便把原本是營養劑的可口可樂,轉型成可以喝的飲料。
坎德勒的廣告方式就是提供優惠券,透過把這些優惠券寄給潛在客戶,或放在雜誌上,讓消費者可以免費兌換可口可樂。據說在1894年至1913年間,每9名美國人當中就有1人獲得過免費的可口可樂。因為這樣的推廣方式,打響了可口可樂的知名度。
德國一戰後曾發消費券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刺激戰後極度低迷的經濟,德國政府推出了消費券計劃。該消費券計劃每周向市民發放小額的消費券,用於購買食品、衣物等日常用品。德國政府甚至強制規定,企業必須以消費券方式發放工資,藉以提高國民消費。德國政府向人民發放消費券,對幫助該國從一戰後的經濟困境中復蘇,發揮較大作用。
時隔大半個世紀,日本於1999年發行過兩次消費券,只是這兩次消費券的成效並不顯著。與日後各國發放消費券的目的相仿,日本政府也是本着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市場的心態推出消費券政策。然而根據統計,相關的消費券政策僅創造了約兩千億日圓的GDP,僅佔日本GDP的千分之一。
日本消費券效果不彰
出現上述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是個儲蓄風氣盛行的國家,而當地人民秉持著存錢心態,是為了未來的平穩生活做好準備。據統計,當年日本向國民發放消費券,有多達68%被存了下來。也因為有了上述案例,使到日後制訂消費券政策的政府,都會考慮不得變現、設立使用期限的條件,從而避免消費者把錢存起來的想法。
這次財政預算案提議的消費券,特色是每月定額發放,限於一個月內使用,並只可用於本地商戶,若從公共財政的角度來說,作出上述限制,也有其原因的。始終如果百業興旺,市民方可真正受益。
(英國切斯特大學金融科技及數據分析教授 梁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