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在去年11月,首次發現有騙徒假冒香港郵政,向市民訛稱有包裹無法派遞,發出電郵或手機短訊,要求市民登入網站,套取信用卡資料後進行簽帐的「網絡釣魚」騙案,至今接獲120宗相關報案,損失金額達221萬,最大一宗約7.5萬,未有人被捕。
警方指今次不是新手法,不法份子利用疫情下較多人網購,加上每次只要求支付幾十元郵費,降低受害人戒心,亦有人無網購都受騙,不法分子是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成功行騙。警方提醒,這類假冒短訊或電郵,通常會有破綻,例如行文粗疏等。去年涉及「網絡釣魚」的騙案有3400多宗,比前年急增3成半。香港郵政強調,不會透過電郵或短訊,要求收件人確認、提供收件地址或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