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未來五年廣東將做這些事!

2021-04-25 18:03
來源:南方 +

 4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相關情況。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相關情況。

 廣東省「十四五」提出20項定量指標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恕明介紹,《規劃綱要》對廣東「十四五」發展目標提出了10個「新」的表述,還提出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五個方面20項定量指標

 這些指標如何考量和設定?黃恕明介紹,每項指標都結合廣東實際,經過系統考慮。比如創新驅動方面的指標凸顯高質量發展要求,民生福祉方面則突出目標導向,綠色生態方面突出節能減排,安全保障方面首次分別將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列入指標體系,凸顯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

 實現地級市本科高校全覆蓋

 廣東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那佳在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東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發展,努力實現高等教育普及,但高等教育區域發展仍存在不平衡,其中揭陽、汕尾、陽江沒有本科院校,梅州和潮州沒有高職院校。「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加大力度,建設一批高等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大部分分布在粵東粵西粵北,實現廣東21個地級以上市的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全覆蓋。

 那佳表示,在推動粵東粵西粵北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將着重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給予省級經費補助,保障經費支持;二是創新辦學模式,通過「校本部+新校區」的模式,推動高水平大學在粵東粵西粵北建立高校;三是建立「結對子」幫扶機制,讓省內高水平大學特別是高職院校幫助新建的高職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

 實現高水平醫院21個地市全覆蓋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李建中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廣東要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中心,優化資源配置,補齊短板弱項,重點實施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能力提升、建強公共衛生體系、衛生應急能力提升工程、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建設、醫療衛生建高地工程、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百縣」工程等重點工程。

 李建中表示,廣東將築牢「頂天立地」醫療衛生大格局,對標國際一流、國內最優,以廣州呼吸、腎臟病、腫瘤、心血管、精準醫學等國際醫學中心為重點打造醫學高峰;同時將建設一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推動實現高水平醫院21個地市全覆蓋,力爭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醫療機構床位數達6張。

 打造創新發展「王牌軍」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鄭海濤介紹,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四年位居全國首位,特別是近年來在解決「卡脖子」技術攻關和疫情防控上取得突出成效,提升了創新驅動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鄭海濤表示,「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體現國家使命和廣東特色的科技創新「王牌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

 在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支撐方面,廣東將對標全球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推動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着力打造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以省實驗室為中堅力量,以各級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企業實驗室及各類專業實驗室為支撐的研究平台體系,重點解決卡脖子基礎研究和顛覆性研究,實現從0到1的重大原始創新突破。

 在激發企業技術創新活力上,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高成長企業、細分領域領軍企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

 在打造打造創新人才強省方面,將強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人才支撐力度,打造創新人才高地,完善創新人才全鏈條服務機制,發揮人才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推動優化完善大灣區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在完善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方面,將優化粵港澳協同創新機制,高標準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廣州創新合作區等三大創新合作區。同時,將深化科技領域改革,推行項目攻關「揭榜掛帥制」、項目評審「主審制」、項目經費「包幹制」等科研組織新模式。

 GDP到2025年達14萬億元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恕明介紹,「十四五」期間廣東GDP年均增長目標5.0%左右,到2025年GDP約為14萬億元

 確定上述經濟總量目標,廣東是如何考量的?

 黃恕明介紹,一方面,2020年廣東GDP超11萬億元,連續32年居全國首位,經濟總量大、產業配套齊、消費空間廣、市場機制活、開放水平高,轉型升級、領先發展的態勢更加明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效應」不斷增強,將為廣東發展拓展更加廣闊空間,具備實現「十四五」GDP增速5%的基礎。

 另一方面,廣東省也面臨不少新舊矛盾挑戰,城鄉區域、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不平衡,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社會治理、農業農村、安全發展等領域還存在短板弱項。

 綜合考慮研判,廣東決定將「十四五」期間全省GDP年均增速設定為5.0%左右,預計到2025年GDP約為14萬億元。

 有條件地區碳排放將率先達峰

 「廣東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十四五』期間高水平完成9項約束性指標,生態環境質量走在全國前列, 2020年全省地表水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達87.3%,全面消除劣Ⅴ類國考斷面,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空氣質素優良天數比例達92.7%。」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金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陳金鑾介紹,「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具體舉措上,廣東將抓緊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進有條件的地區或行業碳排放率先達峰,推進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協同減排,加強大氣、海洋、農村等領域的治污工作,強化省、市、縣生態委員會建設,健全省級督查和統籌協調機制,支持碳排放權交易所規範發展,深化市場機制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中的作用,推進低碳城市、低碳城鎮、低碳園區、低碳社區、近零碳排放及近零能耗建築試點示範。

 搶佔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制高點

 作為製造大省,廣東製造業在「十三五」期間取得長足進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東文介紹,2020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3.31萬億元,規上工業企業達5.4萬家,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家電等萬億產業集群在全國佔據重要位置,製造強省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製造強國建設,廣東是排頭兵,中國的製造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廣東責任重大,責無旁貸。」 吳東文表示。

 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强製造業競爭優勢。對此,吳東文介紹,「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圍繞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產業創新高地,鞏固工業在經濟體系中的支柱地位,製造業佔GDP比重保持在30%的水平

 一方面,廣東將繼續做強做優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家電等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推動其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與全省經濟增速基本同步;

 另一方面,將按照世界產業發展的方向前瞻布局十大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在區塊鏈、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信息光子、太赫茲、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領域努力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抓好產業鏈穩鏈、補鏈、強鏈、控鏈工作,強化產業轉型升級和質量品牌建設,推動重點產業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