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林鄭月娥:正與澳門探討「港澳旅遊氣泡」安排

2021-04-28 12:00
來源:香港商報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28日)出席立法會的行政長官質詢時表示,正與澳門政府探討「港澳旅遊氣泡」安排。

 林鄭月娥回應議員提問时指,早前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曾與澳門特首賀一誠探討港澳通關安排,本港政府會跟進,但由於目前澳門與內地幾乎全面通關,港澳如果通關,有關安排需要避免本港居民經澳門進入內地。特區政府會盡力探討,惟目前沒有時間表。

 經民聯議員盧偉國建議設立前往內地的「商務氣泡」,林鄭月娥回應表示,任何內地接受的通關形式都會探討,亦會向內地提出「商務氣泡」的安排。

 自由黨邵家輝建議日後與本港建立「旅遊氣泡」的國家,訪港旅客需要接種疫苗。對此,林鄭月娥指,要視乎當地疫情及制度,政府與外地建立「旅遊氣泡」時不能鬆懈,否則反而會影響本港與內地通關的進度。

 工聯會議員陸頌雄表示,市民期待可以「回鄉易」方便返回內地工作、經商等免隔離。林鄭月娥稱,她上星期在廣州與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會面,亦提及港人回內地的問題,韓副總理亦表示,明白香港經濟的復蘇需要更方便兩地人員往來,但提示香港要做好防控疫苗的工作。

 林鄭月娥說,香港每日都做好相關工作,從而有條件與內地談論通關問題。她又說,至今未收到任何指標,如疫苗接種率、確診宗數要至甚麼程度等,她重申本港希望以清零為目標,但並不容易做到,因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包括接種疫苗,她希望各行各業都能方便員工去打針。

 與內地及大灣區探討免檢疫安排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目前香港與六七成人接種新冠疫苗,以達致群體免疫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問林鄭月娥是否有信心,短期內做到港人往內地免檢疫。

 林鄭月娥表示,早前她公布防疫新路向,正正是希望不斷加強外防輸入的同時,讓市民有序回復正常生活,她認為疫苗是最有效早日回復正常生活的方法,與內地及大灣區探討免檢疫的工作不斷進行中,但要兩邊都「傾掂」才可推出,目前未有具體公布。她坦言,現時本港疫苗接種仍不算理想。

 政府決心改善國民教育

 林鄭月娥指,本港國民教育有缺失是「不爭事實」,但政府有決心加以改善,只是教育工作難以即時看到成果。

 林鄭月娥說,中央近年多次提醒特區政府要做好國民教育,否則爭取再多的政策,包括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等,假若本港的下一代沒有國家意識或國民身份認同,不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無論有再多的政策支持都是白費。

 林鄭月娥稱,政府已全方位提升國民教育,將會由學校做起,加強國民教育,而《香港國安法》亦要求本港加強國民教育,有關工作正不斷推進。

 她指,即將在9月推行的「公民及社會發展科」,有三分一課程都是教授「今日中國」,政府會繼續加強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但強調教育是久久為功,不能一時一刻見到成效。

 貨櫃碼頭問題遲早要處理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引述有業內人士說,現時葵涌貨櫃碼頭出現「供多於求」的情況,正在苟延殘喘,關注政府會否與大灣區整合貨櫃碼頭,或將有關碼頭300多公頃用地用作建屋。

 林鄭月娥表示,有關問題很策略性,亦有一定敏感度,如果今日她表示要策劃葵涌貨櫃碼頭的未來,可能引起反彈。她說,以競爭力而言,本港的貨運港口難與大灣區其他港口競爭,因為土地缺乏、成本較高、內地對有關行業亦有補貼等。

 不過,林鄭月娥指,畢竟航運業屬香港的經濟支柱,「十四五」規劃亦支持香港發展成航運及海運中心,雖然本港暫時無計劃,但貨櫃碼頭問題遲早都要處理,否則行業持續受弱化並非好事,而且土地是本港最缺乏的資源。(記者馮煒強)

記者馮俊文攝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