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志》舉行首個學術會議

2021-04-29 17:57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港澳研究會主辦、香港地方志中心、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合辦的《香港志》學術研討會在今天(29日)召開,主題為「以史為炬,照亮香港未來:香港修志現狀、功用與前景」,並分別在香港和南京以視像會議方式進行;香港、內地及澳門合共51位修志專家及知名學者獲邀出席,他們共同探討《香港志》的主要內容、社會意義及功能。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曾健、南京大學黨委常委王振林、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冀祥德、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團結香港基金總裁鄭李錦芬及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分別在開幕禮上分享《香港志》的願景,希望《香港志》成為歷史文獻基石,發揮「存史,資政,育人」之功能。

 曾健提到修志可協助香港年青一代準確了解香港歷史,認識到香港命運始終與祖國命運相連,是中華民族歷史的共同創造者。

 陳智思認為《香港志》填補200多年來的文化空白,讓年輕一代清楚自身文化根源,了解香港與國家不可分割的共同命運,增強香港社會對國民身份之認同感,讓香港繼續成功實踐「一國兩制」。

 鄭李錦芬指兩地人民可通過《香港志》認識國家歷史,了解香港發展,體會兩地同根同心、血脈相連的關係。

 「以史為炬,照亮香港未來:香港修志現狀、功用與前景」學術研討會分3節進行,第一節圍繞「《香港志》首冊出版的主要內容及社會意義」;第二節探討「如何發揮志書的社會功能」;第三節分享「香港修志與澳門修志」情況;與會嘉賓分別來自香港及內地各界別,包括香港地方志中心編審委員會首席召集人李焯芬、香港地方志中心推廣委員會首席召集人黃玉山、《總述 大事記》主編之一劉蜀永、劉智鵬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等。

 李焯芬在研討會介紹《香港志》編修情況,包括編審委員會由28位來自歷史、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專家學者組成;香港地方志中心採取「老中青」結合方式,由資深學者帶領年輕編輯團隊的修志工作,冀藉著編修《香港志》,為香港培養年青歷史學者。

 黃玉山提到要把《香港志》之「育人」功能推而廣之,面向社會大眾,特別針對年輕人,讓他們認識真實香港歷史,建立正確歷史觀和世界觀,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整部《香港志》將設有10個部類,涵蓋自然、經濟、文化、社會、政治、人物等,綜合為66卷篇目,近300個單元,約2,500萬字,合共42冊分階段出版,預計2027年全部完成。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