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氣候合作大有潛力 香港應找準自身位置發揮科創優勢

2021-05-04 12:12
來源:香港商報

    全球領導人氣候峰會早前通過視像形式召開,旨在共商大計應對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次峰會重申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美國總統拜登也公布了美國新的減排目標,即2030年將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低50%至52%,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有學者認為,在中美關係緊張的當下,中美兩國應努力尋找突破口,在氣候領域相互支持。而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應積極發揮科技創新等方面優勢,為國家減排目標的達成作出應有貢獻。

資料來源:全球碳計劃、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

 中國多渠道展現大國擔當

 本着全球團結的精神,習近平主席在氣候峰會上與各國領導人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並呼籲全球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加各國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美前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以來,中國一直在減少排放、創造清潔能源和踏上綠色發展道路方面發揮着主導作用。有評論人士指,中國長期持續跟蹤評估能源發展策略,使用綠色技術,廣泛建設綠色工廠、綠色交通等基礎設施,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已成為新能源領域的領先國家。中國還在大數據、雲計算、5G等領域保持領先,這是其發展綠色經濟、開展綠色合作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中國非常樂意積極與他國分享經驗、開展合作,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採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着力提高能效、推進碳市場建設、增加森林碳匯等措施取得積極成效,綠色低碳轉型腳步不斷加快。中國的氣候戰略目標長遠,路線清晰。依託自身國情與技術優勢,從能源與環境等領域多管齊下,從根本上推動減排目標的達成。在綠色發展方面,中國正成為世界典範,將在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過程中扮演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

 美政策不確定且缺具體路線

 同樣作為全球重要大國,美國在此議題上的態度也令人關注。惟與中國所展現出的魄力與擔當不同,美國國內氣候政策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及兩面性。

 日本立命館大學周瑋生教授指,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部分來自於美國國內的政黨交替。比如,民主黨政府簽署《京都議定書》後,共和黨政府又把它推翻;共和黨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但民主黨總統拜登在就職當天又宣布重返。此外,美國態度也一直不夠堅定,經常瞻前顧後,這導致其相關政策的兩面性:一方面,拜登政府希望美國在碳減排問題上保持全球話語權,重新發揮美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領導力;另一方面,美國始終認為,碳減排會影響本國經濟發展。

 在氣候政策具體執行問題上,美國似乎也不夠明確。對於拜登在氣候峰會的發言,有媒體評論指,美國空有口號而缺乏全國性的適應計劃,拜登也沒有呼籲促進的具體路線和方針。當前,美國氣候政策仍然是零散和不完整的。缺乏全國性的適應計劃是美國氣候政策中的一個巨大漏洞,這最終會令美國在真正應對不斷惡化的氣候影響時極度缺乏準備,美國各級政府在執行情況和執行效率上也會參差不齊,最終導致結果不盡人意。

 美國國家科學院曾指,在美國目前的災害處理方案中,大部分資金都是在災難發生後被花費,而非防患於未然。如果不對此作出改變,在氣候惡化的極端情況下,無論是美國人的生命安全還是美國的經濟都會遭到巨大衝擊。美國應設法提供一個框架,在各級政府協調中優先考慮如何減少風險,以及探討如何保護基礎設施系統免受日益惡化的極端氣候的連帶影響,優化土地的使用,以及增強其國內的整體復原力等問題。

 中美應共同大力開發新能源

 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二氧化碳排放國,兩國在氣候外交方面也經歷了對立與合作的波折過程。有專家指,中美氣候關係的挑戰和風險將長期存在。低碳領域可能成為中美貿易和投資關係中一個新的競爭領域。例如,美國可能對中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實施反傾銷措施。中國和美國都將氣候定位為其國內和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全球氣候領導權競爭正在展開。

 由於國家利益、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等原因,各種矛盾和衝突是存在的。中美之間的競爭和貿易摩擦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兩國可求同存異,尋找突破口進行合作。尤其在氣候方面,中美可合作領域很多,包括農業、可再生能源、工業和電力領域脫碳、節能建築、綠色低碳交通、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等。

 有專家強調,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方法上,大力開發新能源與煤炭的清潔使用,是中美共同的對策。兩國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可提振全球經濟,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鑒於兩國的巨大影響力,世界各國對中美開展氣候合作也抱有很大期待。同時,氣候合作也能夠帶動中美重建對話機制,為兩國在更多領域的合作奠定基礎。

 港可為國家減排目標多作貢獻

 作為中國的一部分,香港自然也有責任積極配合國家的氣候戰略,並努力尋找自身位置和優勢作出貢獻。

 香港目前採取的重要環保措施是使用更清潔的燃料及可再生能源。特區政府數據顯示,香港現時約三分之二的碳排放源自發電;政府已促使兩間電力公司使用更清潔的燃料發電。此外,政府還強調要致力於使本地樓宇及基建更具能源效益,改善公共交通並提倡以步當車,增強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的整體能力。

 但在繼續推進相關措施的同時,香港還應注意緊跟國家步調與政策,並積極投身其中。在應對氣候危機過程中,科技創新發揮着重要作用。香港的大學教育氛圍濃厚、科研實力出色,各間大學應加強與國家的科研成果及經驗交流與分享,同時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及深港合作平台,積極推動環保及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幫助及支持相關領域的企業在灣區尤其是在香港的發展。(香港商報記者 徐浩)

[責任編輯:劉深]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