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 深圳故事】香港深圳清水河同鄉會赴元朗山廈村學黨史

2021-06-20 14:10
來源:香港商報網

 值此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契機,6月19日,香港深圳清水河同鄉會、深圳坭崗鄉村同鄉會組織會員到香港元朗山廈村進行參觀學習,重溫紅色革命情懷。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梁志祥,羅湖區政協港澳委員李月民,屯門商會會長楊江,同鄉會會長曾建科,同鄉會全體理事,秘書長梁燕新,青年委員會主任梁鏸心,以及30余名會員參加了活動。

 山廈村村長張木林為會員們講述了村史:山廈村(Shan Ha Tsuen)位於新界元朗區屏山的東南部。居民過往以務農為生,明末清初已在此開基,全村姓張,是新界少有的單姓村落。

山廈村村長張木林(左一)講述村史

 在1950年代以前,甘蔗曾是山廈村的主要作物,因進口食糖競爭而結業。張氏宗祠是山廈村的主要活動地點,祭祀等活動皆在此進行。張氏宗祠又名「華封堂」,建于清朝嘉慶二十年(1815年),由元朗山廈村張氏第二十紈褲子弟張南一、張瑞一、張志廣及張耀晃主力籌建,是張氏族人議事和祭祖的重要場所。

 張氏族人十分重視子孫的教育,山廈村曾建有多所書室,當時不論男女均可入讀。張氏宗祠於1930~1950年曾用作華封學校校舍。至1958年,華封學校才遷往欖口村附近的新校舍。

 張氏宗祠為傳統的兩進式青磚建築,中間為天井,兩側為廂房,分別用作廚房及貯物。後進置有神龕,安放張氏歷代祖先神位,頂層供奉唐朝丞相張九齡的木主,蓋因山廈村及東莞的張氏族人多奉張九齡為先祖。整座神龕莊嚴華麗,飾以「八仙」為主題的木雕,盡顯昔日工匠的精湛工藝。

 張氏宗祠於1999年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由古物古跡辦事處及建築署監督,並於1999年12月30日列為古跡。

參觀村落,聆聽革命故事

 山廈村村民的心早已聯繫祖國,英人入侵香港時亦有反抗,聯結其他村落抗英保家園。山廈村更是一個抗日戰爭基地,村民除參加東江縱隊游擊隊隊員外,更利用其地理環境,聯絡和支持其他隊員,將情報轉交有關單位;宗祠廣場,更展示當年抗日的銅炮。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每年十月一日都舉行盆菜慶祝國慶,從未間斷;九七年回歸,山廈村更筵開百多席招待各界慶祝回歸。

 有青年會員表示,自己雖在香港出生長大,卻第一次來到這裏聆聽革命故事,深受感動,家國情懷厚植於心。(記者 黃鳳鳴)

 頂圖:同鄉會會員在山廈村張氏宗祠前合影

[責任編輯:趙桐曲]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