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大招:今年將大幅提高居住用地供給

2021-06-23 08:40
來源:深圳新聞網

    今年深圳將大幅提高居住用地供給,同時還將推出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商品房居住用地「兩集中」(集中公告和集中供應)公開出讓、加快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等措施,加大居住用地供應進度。

 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幼鵬22日上午走進898「民心橋」節目的直播間,分享了一系列關於民生項目供地保障和規劃建設的消息。

 如何保障居住用地供應?

 深圳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參與相結合、新增供應與存量盤活相結合,大力推進居住用地整備,實施「大規模建房」行動,出台加快住房用地供應的暫行規定,拓展11種住房用地渠道,加快構建了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

 據了解,2021年,深圳將居住用地供給加大到363.3公頃,首次佔供應總計劃的32.1%,較2020年大幅提高。同時,深圳還推出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商品房居住用地「兩集中」(集中公告和集中供應)公開出讓、加快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等措施,加大居住用地供應進度。

 「十四五」期間,深圳將累計供應居住用地15平方公里(公共住房用地佔比不低於60%)、完成10平方公里居住用地整備,建設籌集租賃型、安居型、人才房等公共住房共40萬套。

 落實中央「房住不炒」,深圳開展大規模住房建設計劃的決心和行動,還體現于正在公示的《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草案)中。新規劃圍繞「增總量、調結構、優布局、提品質」,計劃至2035年居住用地面積總量提高至265平方公里,在現有基礎上將有37.5平方公里的增量空間,新建各類住房200萬套以上,爭取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方米;圍繞4:2:2:2住房體系優化供應結構,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等公共住房比例不低於新增住房總數的60%;引導新建住房在軌道交通站點集中布局,在都市核心區內增加小戶型和租賃性住房供給,在跨界地區探索共建共管住房城際合作模式;通過綜合整治,將城中村優化改造為現代化城市社區。

 如何保障學位建設用地供應?

 「十三五」期間,深圳持續推動土地供應向教育等民生設施傾斜。其中,2020年整備的4.5平方公里民生用地,就包括用於完成48所高中超10萬個學位的用地規劃選址部分;通過基本解決原特區外96所村辦小學土地房產歷史遺留問題,增加學位約7.5萬個。

 據悉,2021年深圳安排了約50%的新增用地,全面保障教育、醫療等12類民生設施項目落地,其中包括推動光明高中園、深圳市第十三高級中學、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等一批教育設施落得了、落得好。

 聚焦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是2035版規劃的一大亮點。深圳將優先保障居住、學校、醫療等民生設施空間需求,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和建築功能結構,至2035年,建設幼兒園學位數不少於76萬座、義務教育學位數不少於228萬座、高中教育學位數不少於60.8萬座。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實施三孩生育政策的背景下,深圳已將解決3歲以下「托幼難」列入議事日程,首次規劃在全市新建和有條件的已建幼兒園中安排一定比例托幼班,在有條件的辦公場所配建托幼班,托底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如何保障醫療建設用地?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深圳將按照民生設施100%保障的原則,供應土地18.9平方公里。加快實施民生設施用地整備專項行動,提升城市更新公配的建設比例和標準,積極探索與大灣區周邊城市共建共享醫療、教育等公配設施。充分運用「多規合一」信息平台,建立全鏈條滾動實施機制,全面提升民生設施建設效率。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深圳將安排供應民生設施用地543公頃,佔計劃供應總量的18.1%,完成包括中小學、高中、醫療、養老在內的104個項目用地的更新整備任務。

 面向2035年,新版規劃描繪了「構建全年齡段友好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圖景:深圳將高質量建成深圳歌劇院等「新十大文化設施」和一大批社區文體項目。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不少於15萬張。養老床位數不少於11.3萬張。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覆蓋率達90%,社康中心標準面積增加到1400平方米,優化調整養老機構布局和建築功能結構,提高醫養結合等社區公配項目兼容性。

 而在粵港灣大灣區的背景下,深圳高標準建設「樞紐城市」,也將堅持各類自然資源要素的區域協同發展、片區均衡配置。在交通領域,深圳規劃建設的深汕、深茂、深南、贛深等多條高鐵,形成「東西貫通,南北終到、互聯互通」的鐵路布局體系;穗莞深、深大、深惠、深珠、港深西部快軌等城際軌道,讓市民通達臨深地區獲得的城市交通服務將更便捷高效、舒適可靠、智慧安全。

[責任編輯:楊眉]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