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 深圳故事】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虛擬數字展館上線

2021-06-24 15:47
來源:香港商報網

    繼深圳市大鵬新區「鵬遊掃碼學黨史」項目發布後,6月23日下午,又一場別開生面的發布會在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前舉行。本次活動發布內容包括大鵬新區面向群眾沒有圍牆的「四史」教育大課堂之《從東縱精神到特區精神》現場教學精品黨課及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虛擬數字展館兩項內容。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楊軍、深圳廣電集團總經理尚博英,新區領導王繼良、王立萍、吳波,市委組織部組織一處處長王海鷗出席會議。

 據了解,該活動是大鵬新區打造面向群眾沒有圍牆的「四史」教育大課堂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也是新區深入挖掘紅色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載體。

 可聽可看可學,虛擬數字展館正式上線

 「參觀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虛擬數字展館仿佛上了一場生動的現場黨課,讓人身臨其境......」

 本次上線的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虛擬數字展館,通過數碼化手段將新區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打造成線上實景學習空間,真實還原實際場景,精心製作講解導覽,深入挖掘歷史細節,包括歷史圖片、歷史視頻等200餘份,講解內容翔實豐富,既立足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歷史,又串聯東江縱隊整個發展歷史,還注重挖掘生動感人的歷史故事,讓更多黨員幹部、居民群眾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東江縱隊奮鬥全歷程,感悟紅色革命精神,接受紅色文化薰陶。

 入腦入心入行,現場教學精品黨課陸續發布

 當天發布的《從東縱精神到特區精神》黨課是大鵬新區「四史」教育大課堂系列現場精品黨課的首節黨課,主講人為省委黨校鄭超華副教授。本堂黨課覆蓋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沙魚涌紅色記憶展館、北撤紀念公園等多個紅色教育景點,形成一條精品教學線路。這條教學線路根據受眾的特點和需求,教學內容可長可短,既可以是30分鐘以內的微黨課,也可以按照半天至一天的時長安排深度研學。

 「這堂黨課的最大亮點,就是深入挖掘東江縱隊歷史史料,原汁原味地還原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及北撤紀念公園的歷史場景,總結提煉東縱精神、特區精神及其內在關聯,為學員們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學員從感性出發,拾級而上獲得理性認識,進而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達到『學習一陣子、牢記一輩子』的教學效果。」新區組織人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除本堂黨課外,新區將於近期陸續推出7堂現場教學精品黨課,分別為:「領導華南抗戰的政治中心—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從『革命戰士』到『改革先鋒』—袁庚的初心」「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大鵬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探索與實踐」「藍天下的安心驛站—黨員幹部心理調適」「『有求必應 一呼百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大鵬模式』」「因愛國而生,因愛國而興—大鵬所城國防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傳承」「『僑心向黨 追夢百年』—大鵬華僑的家國情懷」。

 用心用情用力,高標準打造「四史」教育載體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新區黨工委高度重視「四史」教育工作,建立由新區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四史」教育大課堂工作領導小組,充分利用轄區紅色、綠色、藍色、橙色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聯合省委黨校、市委黨校打造8場現場教學精品黨課;結合轄區每年上千萬量級的遊客優勢,推出「鵬游掃碼學黨史」項目,推動紅色元素遍布全域景點、深入居民遊客;在區財政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劃撥2500萬專項資金,投入較場尾黨群服務中心約6500平方米建設新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綜合功能服務區,為新區「四史」教育大課堂提供堅實可靠的保障。

 「大鵬新區創新打造面向群眾沒有圍牆的『四史』教育大課堂,用心用情用力充分挖掘利用紅色資源、開發紅色教育學習實踐基地和經典路線,深受新區廣大黨員群眾和外來遊客的歡迎,成效顯著,在全市『四史』教育工作中具有引領示範作用。」市委組織部組織一處王海鷗表示。(記者 羅國淮 通訊員 王銳 羅雪晴 賴思為

[責任編輯:楊眉]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