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在於修心

2021-06-30 02:04
來源:香港商報

 對於任何一個懷有聖潔而崇高情操的信仰者來說,人生就是一個修煉場,生活的本身就是一場修行。修行,歸根究底修的是自己的心。心善則行善,心正則行正。心靜則一片祥和,心不靜則諸事煩心。

 世界上真正的成功者,不一定是事業上取得卓越成就,擁有較多財富、權力、名譽、地位的佔有者,但一定是內心清淨安寧、心靈祥和自在的覺悟者。

 王陽明的學生歐陽德,問王陽明:「平常的時候,總感覺很忙,有事做的時候,固然會感覺很忙,沒事做的時候,也會感覺很忙,這是什麼原因呢?」

 王陽明回答說:「天地氣機,是運動變化的,沒有一刻停息。然而這其中要有個主宰,就能做到不先不後,不急不緩,即使外部環境千變萬化,主宰依然守常如故,寂然不動,人有了這個主宰,才有了真正的生命。如果主宰安定了,如同天地運行一樣永無停息,即使每天日理萬機,也能經常從容自在,這就是古語所說的『天君泰然,百體從令』;如果沒個主宰,只憑着一股蠻氣在奔騰放縱,人又怎麼會不忙呢?」

 王陽明所說的這個主宰,就是人的內心。人的內心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礎,是人的思想、思維、情感的主宰。人之所以感覺忙,「忙得暈頭轉向」、「忙得一塌糊涂」,是因為人的內心得不到安寧。

 一是人心被物慾所左右,忙來忙去,最終都在替人的欲望「打工」,身心疲憊,人會感覺很忙很累;二是人心性上的定力不夠,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各種邪念雜念此起彼伏,內心得不到片刻安寧,即使不用工作,人也會感覺很忙很累。

 「忙」雖然是一種現實性的生活狀態,展現的卻是內心情感世界的亂象。「忙」字由「忄」與「亡」組合而成,本義表示「神志喪失」,引申義表示「因事多分心而無暇顧及條理」。與「忙」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如:悟、憾、情、恨、悔、驚、懼、怯、惱、憤、悟、怕、憂、慟等,都是表示人的內心情感。而「忙」意味着情感世界的缺失或迷失。

 決定人生狀態好壞的,不是境遇,不是壓力,而是心態。人心靜,時時春明景和;人心定,處處春暖花開。人忙,心不能忙,人行天地間,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逆境、困境、忙碌、壓力。與其抱怨外部的環境,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

 曾國藩說:「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心,不在境。」

 真正的修行,在於修心。所謂:「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裏人。」只要自覺心安,人生自無煩惱。人生的煩惱,都是心不安定所致。

 有則故事:有家寺院久負盛名,鎮院之寶是串翠玉佛珠,價值連城。一天,老和尚突然將自己的幾個徒弟叫來,說:「佛珠不見了。」眾弟子紛紛表示不是自己拿的。老和尚說:「如果有人拿了佛珠,主動承認,我既往不咎。如果沒人承認,七天後,還來這裏。」

 七天後,眾弟子又來到這裏,還是沒人承認拿了佛珠。老和尚說:「既然沒人承認拿佛珠,我相信妳們是清白的,妳們可以下山了。」眾弟子慶幸自己沒有受到懷疑,匆忙打點行囊下山了。只有一個小和尚渾然不覺,自顧自地在佛像前念經。

 老和尚問:「難道佛珠是妳拿的?」小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心而來,不是為佛珠。」老和尚說:「妳獨自留了下來,豈不讓人懷疑?」小和尚答:「他人若是懷疑在於他,我心清白在於我。心不妄動,則不傷。」

 老和尚聽到此處,哈哈大笑,說:「佛珠根本沒丟,只是對大家修行的一場考驗。妳有足夠的慧根,能夠繼承我的衣缽。」老和尚圓寂後,小和尚繼承老和尚的衣缽,精研佛法,成為了一代高僧。

 《格言聯璧》云:「鬧時煉心,靜時養心,坐時守心,行時驗心,言時省心,動時制心。」欲渡人者,必先自渡;欲修行者,必先修心。

 心隨境轉,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若不動,萬物皆不動,心若安寧,萬物皆安寧。不是世界改變了自己,而是自己的內心被世界改變了。生活是場修行,只有把心修好,人生才能活得更好。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