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青年】建設大灣區 聚集能量再出發

2021-07-28 01:20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億利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紀明

 粵港澳大灣區對標東京、紐約和三藩市等世界級灣區的格局愈來愈清晰了:香港是金融中心,廣州是商貿中心,深圳是科創中心,澳門是休閒中心,佛山、東莞是製造中心、飛速發展的沿海城市;放眼今日中國,大灣區分工專業化做得最好、民營經濟最活躍、產業鏈條最完備、金融工具最繁多,大灣區的經濟增長潛力是巨大的。粵港澳大灣區囊括7000萬人口,涉及兩種制度、三種關稅區、三種貨幣區。展望大灣區的未來,國家意志與市場力量的相互交織,將重塑當前中國的面貌。隨之上演的,將會是一場史詩級的騰飛,中國南部城市無數人的命運將跌宕起伏,未來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只要我們堅定信心,迎接挑戰,必將創造無愧於時代的優異成績,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大灣區必將成為中國經濟騰飛重要引擎。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此項國家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大灣區建設已成為立足全局和謀劃長遠的重大戰略規劃,極大地催生區域發展機遇和增長動能。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具有優勢地位,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智慧金融」與「普惠金融」將成為未來金融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而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基礎較好,加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適合以金融科技為切入點,通過金融科技促進金融和科技的發展,是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級灣區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抓手,灣區金融科技的領先優勢明顯。那麼,金融人才引進就顯得尤為重要。

 引進金融人才促灣區發展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國家力求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人才高地,借鑑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的經驗和做法,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

 對此我認為,吸引高端金融人才進入粵港澳大灣區,首先,需要為其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如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供包括醫療、養老在內的公共服務,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充分發揮人才作用,提升人才價值。

 第二,可以效仿美國相關簽證政策,以金融科技為切入點,為符合緊缺職業清單的相關人才優先提供入境簽證,對中國籍公民,在積分落戶方面加大傾斜力度。

 第三,在完善人才梯隊和擴大人才規模方面,大灣區城市需要進一步加大對高等教育和高職教育的資源投入,推動教育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灣區學校與香港八大院校增加溝通合作,共同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複合型開放人才。

 億利達集團想分享一下與大灣區同步成長的經歷,靠的是:一、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把握時機,看準方向。二、培養階梯式人才,不斷充實科研隊伍,企業自主設立研究生院。三、掌握世界前沿科技,新產品研發與投入市場緊貼高端市場。規模從深圳到東莞,從東莞到韶關,從韶關到常熟,四個工業園區的成功建設,實現了億利達集團在大灣區紮根、成長、壯大,到衝出大灣區的整體發展戰略目標。

 這些成功經歷,希望給港人參與大灣區建設帶來一些幫助。從目前總體大局形勢來看,風險與機遇共存。大灣區的整體格局已經形成,如何在充分了解灣區地方政策的基礎上,依據企業自身發展戰略的需求與目標,把握時機再出發,是香港人融入大灣區,再創輝煌的契機。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