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本地新闻

桂臺合作借東盟之風共創兩地農業雙贏

2015-09-21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李麗芳報道: 9月21日,以“共享發展新機遇 共創合作雙贏”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在南寧開幕,這是時隔6年,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再次回到廣西舉辦,并首次列入中國-東盟博覽會重要活動。

  2005年以來,廣西與臺灣攜手,成功舉辦10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其中在廣西舉辦4屆,在臺灣舉辦6屆。10年10屆論壇共簽署框架協議、備忘錄249項,簽訂合作合同、協議、意向書473項。截至2014年底,廣西累計批準臺商規模以上投資1607項,合同臺資94.08億美元,實際到位50.24億美元,臺資成為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

  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龔清概出席論壇開幕式稱,今年論壇以農業合作為重點,以“共享發展機遇、共創合作雙贏”為主題,特色更加相宜,內容更加豐富,切合桂臺兩地經濟發展特點,相信將為兩地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龔清概稱,兩岸經濟合作是兩岸關系的重要紐帶,也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礎。當前,大陸經濟社會進入新常態,“一帶一路”等戰略新舉措為大陸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兩岸經濟合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大陸將繼續推動兩岸經濟深度融合,在現有政策基礎上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繼續推動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協議的商談。同時將為臺灣企業在大陸就業創業提供更多幫助,讓兩岸青年成為并肩打拼的好伙伴,實現心靈的契合。

  “我們愿意與臺灣方面共同努力,在投資、貿易、金融產業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為兩岸民眾創造更多福祉。”他希望兩岸雙方堅持“九二共識”,在關鍵時期能夠攜手并肩,共同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共同開創兩岸關系更美好未來。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出席論壇稱,機遇可遇而不可求。兩岸之間因為10年來不斷地努力、交流,在和平的基礎上提供了合作機遇。“我們要共享發展好機遇,共創合作齊雙贏,并抓住‘一帶一路’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就桂臺農漁業、生態休閑農業、農業加工貿易合作提出三項建議,他希望兩地攜手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共創新型互利雙贏。

  本屆論壇還同時舉辦桂臺農業合作高峰懇談會、現代農業合作論壇、漁業合作論壇、農產品加工與貿易合作論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文化創意合作論壇5場活動,臺灣政商知名人士,臺灣農會、漁會和臺商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各市相關部門代表350人出席。與會代表將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廣西“雙核驅動”戰略和“美麗廣西 生態鄉村”建設,研討交流桂臺現代農業種植、養殖、加工和生態休閑農業等對接合作優勢,共創兩地農業互利雙贏。

  桂臺農業合作亮點突出

  在桂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中,農業合作是一大亮點。

  目前,在桂臺資農業企業約200多家,總投資9.5億多美元。近年來,臺灣火龍果、鳳梨、檸檬、芒果、美人椒、淡水石斑魚等特色品種成功引入廣西,培育改良了一批適宜廣西生長的優良品種;廣西改進的臺糖品種全面推廣,對于蔗糖產業占全國近70%市場份額的廣西來說,意義非凡;桂林興安、靈川等地建成臺灣葡萄新品種一年兩熟示范基地,使廣西由傳統葡萄種植不適應區變成特殊優勢栽培區;南寧橫縣、百色凌云試種臺灣高山茶效果良好。

  如今,桂臺農業合作涉及農產品種植、海淡水養殖、種苗、觀光農業、農民培訓、生物工程等農業產業化多個領域,雙方在花卉、茶葉、休閑農業、農業機械等領域已達成30多項合作協議,僅花卉企業累計簽署合作項目22個,合同投資總額逾60億元。

  桂臺農業合作也給廣西農業帶來深遠影響,促進廣西向現代農業轉型。當前美麗廣西、生態鄉村的建設在廣西全面深入展開,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實驗區,欽州欽南臺灣人民創業園、廣西-臺灣花卉產業園等園區的建設正在扎實推進,廣西農業也繼續換擋、提質、增效。廣西與臺灣同處北回歸線以南,都是海洋地區,農業種養兩地皆宜,合作天時地利。雙方可深入的開展適種宜養、宜居宜園方面的合作,將臺灣先進的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精致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光伏農業合作引入廣西,打造廣西以高端技術為先導,集農林漁、種養加(加工)、科工貿、游樂購于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