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依玲、通訊員王亞東報道: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桂林市經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桂林高新區以專業的園區規劃建設和產城融合的發展優勢受到眾多客商的青睞,客商現場與高新區簽約4個共計三十幾億元的科技產業項目。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柱和動力源泉;城市,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和依托。產城融合是高新區發展必由之路。近年來,近年來,桂林國家高新區樹立以人為本、綠色發展、集約高效的理念,堅持工業化與城市化“兩輪驅動”,積極探索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努力將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融為一體,構筑宜居宜商宜業的產城融合發展格局,投入大量資金提升改造七星老城,開發建設華僑旅游新城,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高新區形成了七星老城、漓東科技新城、華僑旅游新城三大功能板塊。七星老城成為宜居宜商宜學的商住之城,漓東科技新城成為創新創意創業的產業之城,華僑旅游新城定位為旅游休閑度假之城,三城互補,相得益彰,彰顯了全國高新區中獨有的產城融合優勢。
面對園區中各種醫療、教育等公共設施配置不足,城市功能發展明顯滯后,制約高新區可持續發展的這個緊迫問題,桂林高新區創造性地提出了“跳出老區開發新區,以城市概念來建設工業園區”的發展理念。早在2006年就聘請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和香港城市規劃院完成了新園區的概念性規劃,經過專家評審,形成了“三園兩帶一中心”的規劃布局,三園”即信息園、鐵山園、英才園,“兩帶”即桂磨路高新技術產業帶和堤園路旅游觀光生態帶,“一中心”即湖塘行政商務及企業綜合配套服務中心。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桂林高新區形成了信息產業園、英才科技園、鐵山工業園三大產業園區和創意產業園、大學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生物醫藥園、電商產業園及湖塘總部經濟園等六個專業園區“一區多園”的產業空間布局,面積從1平方公里的科技園擴大到18平方公里的信息、城市空間拓展1倍,破解了高新區園區空間與城市拓展的難題,在漓江東岸崛起了一座集產業、城市功能為一體的43平方公里的漓東科技新城。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坐落在擁有“山水甲天下”美譽的桂林國家高新區,不斷創新機制,聚集產業、技術、資金、人才、空間等產城融合發展要素,致力打造桂林漓東現代科技新城。據悉,近年來,桂林國家高新區持續投入資金90多億元,建立健全商業中心、教育中心、體育中心、文化中心、居住中心。并加大完善漓東科技新城基礎設施,入駐企業600多家。同時,桂林高新區在桂磨路高新技術產業帶規劃布局了一個行政中心、三個創業科技總部基地、三個生產生活服務區、九個特色園區等16個特色產業園區及配套項目。內環路商業旅游休閑帶規劃布局了兩個金融商業中心、四個特色街區、三個休閑公園、四個商業購物居住區等13個提升城市功能項目。外環路現代物流批發帶規劃布局了三個客運貨運站、三個物流城、六個批發市場等12個物流配套項目,集產業、科技、金融、物流、商務、居住、生活休閑等諸多功能為一體,較好地實現了產城融合發展,產城融合、產城一體、產城互促雙贏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下一步,桂林高新區將加快產業集群發展,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積極推進“官產學研資介用”合作,加快組建由政府、企業、科研院校院所、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組成的產業技術聯盟,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拓展高新區發展空間,提升城市經濟能級和輻射帶動力。建成后的漓東科技新城,處在山水環抱之中,處處滲透著歷史文化、山水文化和民族文化,是集產業、生態、文化、科技為一體的創意創新創業新城。計劃“十二五”期末,實現居住人口15萬、就業崗位8萬個、工業產值1000億元。